大学生范文网 >心得体会

高中作文素材2022精选5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它的写作一定要重视,我们在念书时代一定都写过许多作文,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中作文素材2022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作文素材2022精选5篇

高中作文素材2022篇1

1.苏子有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变化在于瞬息之间,很多人被这瞬息洪流,或裹挟前进,或淹没其中。因而在这个时代,想成为弄潮好手,需在变化中抓住时机勇于创新,完善自我。(时代发展与变化、年轻人的担当)

2.梅花不争春,独自傲立于寒冷冬日,在一片雪白之间,黯淡了一山春色,独领风骚;毛毛虫不甘和其他小虫一样,只能蠕动在绿叶之下,偏要破茧成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蒲公英不甘停留在寸土之间,偏要随风远扬,看尽人间景色。生活中无端的盲从,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作为时代的新青年,要敢于不同,引领时代新风貌。(个性、不随波逐流)

3.周恩来自幼抱负不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司马迁胸怀宏图大志,书写史家之绝唱;陈涉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叹,留下一段英雄传奇,我们也要有蹈厉之志,矢志不移地用奋斗谱写青春之歌。(志向、目标)

4.作为祖国新一辈青年,除了要有风云之志,还需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衔石填海的毅力和随机应变的智慧,只要我们有的放矢、锲而不舍就一定会有金石为开的一天。(勇气、毅力、智慧)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辟新路,拓宽视野,引领新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就是能令各个领域欣欣向荣的源头活水。让我们有勇气和胆略去做一朵“领异标新”的、不按部就班的“二月花”,如此,才能引领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新时代景象,拥抱变化)

高中作文素材2022篇2

01.苏东坡:口腹之欲,何穷之有?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是美食家,的“东坡肉”就是由他发明的。但是喜欢美食不一定要铺张浪费,东坡先生好吃,但吃得很节制。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口腹之欲没有穷尽,懂得节制才能惜福延寿。)

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生活十分窘迫。他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每月初一,取出这个月的生活费,把它们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挑下一串来使用,如果有剩余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就是这样节俭度日,苏轼依然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正是因为习惯了俭朴的生活,苏轼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落,才能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胸怀。

02.“抠门”的盖茨

比尔·盖茨31岁便成为世界首富,我们都知道他富可敌国,却不知道他过日子有多抠门。

一次,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至于找不到车位。朋友建议他把车停在贵宾车位,“噢,这可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盖茨不同意。朋友要替他出这个钱,盖茨依然不同意,他觉得饭店这是“超值收费”。最后,他们费了好大劲终于把车停到了普通停车区。但就是如此“抠门”的盖茨,在慈善事业上却非常慷慨。他和妻子梅琳达捐赠了超过240亿美元,用来支持全球医疗和教育事业。

每个人都有“抠门”的时候,也都有“慷慨”的一面。什么时候“抠门”,什么时候“慷慨”,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

高中作文素材2022篇3

要成就事业,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这是众周知的,只是真正能这样做的人并不太多。物欲的勾诱,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抵挡得住么?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么?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得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曝十寒,只得一事无成。只有持恒者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终于沐浴到胜利的光辉。

可以这样说,持之以恒是一个人意志的考验,而且是对一个人的品格测检。在它面前,一切伪作浮饰的东西都将原形毕露,经过它筛选的应该是物华人杰。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吧,如果你不甘于平庸的话!

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王充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苦干加巧干,坚持持久战。——郭沫若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矗。——柏拉图

成大事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塞·约翰生

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席勒全部秘决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做学问要花工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吴玉章

伟大的人做事决不半途而废。——维特兰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汉族谚语成功之因,在于不屈不挠。——荷兰俗语

孟子论“持之以恒”。

最令人感佩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孟子曾作过一个比喻:“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他说,学习就好比挖井,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见效。如果挖井挖下几丈不见水就放弃,那就只能是一口废井。持之以恒,是学习意志和持久力的表现,是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条件。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

一个读书少年向陶渊明求教。陶渊明带他来到田边,指着尺把高的稻禾问:“你仔细瞧瞧,它现在是否在长高呢?”少年蹲下目不转睛地盯着禾苗,看了半天,说:“没见长埃”陶渊明反问:“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样变成尺把高的呢?”少年不解地摇头,

陶渊明开导说:“其实这禾苗每时每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没学察到。读书学习也是这样。知识的增长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自己都觉察不到。但只要勤学不辍,持之以恒,就会由知之不多变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大磨石问:“你看那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凹面呢?”少年答:“那是磨损的。”“那你可曾见到,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呢?”少年说:“不曾见过。”陶渊明又进一不诱导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镰、磨锄,久而久之,磨损而成。由此可见,‘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间断,所学知识就会不知不学地慢慢忘掉。”循循善诱的开导,使少年悟到了为学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

名人的“每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每日黎明即起,坚持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时的“科学知识讲座”;

著名画家黄宾虹生前每晚必画,一次可画8张;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每天观察天气,记录气象日记;

孙中山在国外流亡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但他省钱买书,每日必读,他说:“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俄国大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写,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关进牢房,在那里的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等一系列作品。

成功的“铁律”。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

从以上几个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项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成功在于持恒。

音乐家冼星海,练奏乐谱缺少钢琴,就用碗、碟、盆、罐作为替代,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苦练,终于孕育出了振奋人心的、史诗般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高中作文素材2022篇4

一、东坡改联

苏轼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地捧过一本书来。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脸上不由红一阵、白一阵。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视点】

⑴虚心;

⑵傲气;

⑶个性;

⑷有错即改。

二、旷达洒脱

东坡晚年被再贬至惠州,三贬至儋耳。然而沉重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把东坡击倒。此时,他更注意运用幽默的力量来帮助它超越政治的险恶和人生的痛苦。《惠州一绝》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反映了东坡晚年被贬岭南一带时的幽默诙谐精神和乐观旷达情怀。他不想去岭南的蛮荒之地,亦非终日陷入能否生还故里的忧患痛苦之中,而是善于采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生动细节作“幽默观”,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足够的体力来航渡人生的苦海。

苏轼的性格豪迈,诙谐幽默,旷达洒脱,这是他更是后代人对待逆境人生的强有力的武器。这种诙谐幽默其目的在于排遣、化解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忧愁和痛苦,带有自我解嘲、的特征。

?视点】

⑴旷达洒脱;

⑵诙谐幽默;

⑶笑面人生;

⑷自我调整。

一、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二、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三、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四、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五、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六、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高中作文素材2022篇5

草蜢轻笑鸟儿的翅膀,终日令鸟儿流离异乡,却不知因为双翼,鸟儿尽览人间旖旎风光;矮草嘲讽大树高耸招风,有雷电磨砺,却不知树梢与云端逗弃之畅快。为了梦的翅膀,历经流离困苦,但终识人间美景,四海为家,心自为家又何妨?

拥有梦想,正如拥有了双翼,纵有困苦孤独,但亦拥有了自由的太空和世间的风景。

真理是卢梭的翅膀。为了追求真理和自由,卢梭断然拒绝国王送来的斗金,自己却过着温饱都不足的生活,“我不为面包而写作,我一生只为真理。”正如卢梭所说,为了让真理的翅膀可以自由飞翔,他放弃了名与利,历经穷困潦倒,却收获了单薄的人生,自由的人生,真切爽朗,充满真理的人生,他自己正真珍视喜爱的人生。

国学是王国维的翅膀。王国维生活朴素,节俭,潜心研究国学,面对生活的艰辛不曾抱怨,当翅膀补折,前朝文火破败,他却毅然投入湖中,随文化而去,随伴他一生的双翼而去,这是何等的坚贞,任性如他,认真如他,为了心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翅膀,生命又如何,他们便是生命的全部。

翅膀是鸟的悲剧,但因惧怕翅膀带来的苦难风雨,终日藏匿于地面才是更大的悲剧,正如惧怕社会的磨砺的青年,空有一身本领,终日困于家中心甘啃老;正如担心扶起老人后负责,便匆匆而走却在网上谩骂不扶老人的过客;亦如社会上众多之人,身边之人等等所为......

拥有翅膀,会经历风雨,会远离他乡,但拥有翅膀,你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更加旖旎的风光。

不要惧怕风雨流离,挥动双翼,向更加高远的青天飞翔!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初中作文素材作文5篇

高中实践报告2022范文7篇

高考作文素材2023作文最新5篇

带作文素材的作文5篇

社会热点作文素材高考作文5篇

素材爱作文最新5篇

新素材作文5篇

素材及作文参考5篇

有素材的作文5篇

疫情素材作文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6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