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范文网 >活动总结

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

提升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前制定教案,教案可以使老师们较好的掌握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

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

?语文园地八》分设五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及组词,了解汉字的规律。“字词句运用”让学生积累近义词,并能选择词语说句子;读句子,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我的发现”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偏旁发现汉字规律。“日积月累”为学生安排了一首古诗《舟夜书所见》。“我爱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学习李时珍在重编《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学情分析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都是通过汉字的偏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巧妙识字,易于学生接受。“字词句运用”中仿照例句写一写略有难度,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了解加点词语的特点,再根据特点仿写。

教学建议

1.识字部分要注重引导,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完成。

2.对句子的仿写,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思考,找到仿写的规律,正确仿写。

3.“日积月累”的教学可结合图画读诗,便于学生背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能发现汉字的规律。

2.积累几组近义词。能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3.背诵《舟夜书所见》。

?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中识字,在想象中仿写句子,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悟李时珍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

3.学习李时珍在重编《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发现汉字规律。

2.积累几组近义词。

3.背诵《舟夜书所见》。

难点

1.读句子,想象画面,仿写句子。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

3.引导学生学习李时珍在重编《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搜集李时珍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发现汉字规律。

2.积累六组近义词,选择词语说句子。

3.指导学生仿写句子。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发现汉字规律。

2.积累六组近义词,选择词语说句子。

难点

仿写句子。

三、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汉字“金、木、水、火、土”。

2.课件出示偏旁“钅、 、氵、 、 ”。

3.请学生指出这两行字的关系。

(下面一行是上面一行汉字变成偏旁后的写法。)

4.出示含有这些偏旁的生字及组词。

(1)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4)“开火车”读词语。

(5)随机出示字卡,指名读字再口头组词。

四、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1.出示六组近义词:

忽然—突然 立刻—马上 一瞬间—一眨眼

逐渐—渐渐 慢慢—徐徐 慢吞吞—慢悠悠

2.学生读一读。

3.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关系?

(词语之间意思相近。)

4.说说词语的意思。

5.男女生分读词语。

6.选择词语说句子。

(1)教师示范。

(2)小组内说一说,要保证每个词语都有人说。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二)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1.读例句,想想加点词语的意思。

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2.思考讨论。

3.点名回答。

4.全班交流。

“害怕极了”的表现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慌慌张张”一词充分表现了太阳害怕时的样子。

5.学生填写例句,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学生仿写的句子予以评价。

出示: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6.出示句子,学生练习。

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在花儿上。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躺在沙发上。

五、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八

金 木 水 火 土

钅 氵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汉字偏旁发现汉字规律。

2.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并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

3.学习李时珍在重编《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汉字偏旁发现汉字规律。

2.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难点

1.读古诗,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

2.学习李时珍在重编《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汉字,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讨论:这四组字有什么特点?

3.全班交流。

“神、祖、礼、福”与神有关。

“冰、冷、冻、凉”表示寒冷。

“补、袜、衫、被”与衣物有关。

“海、流、洒、滴”与水有关。

4.同桌互认汉字。

四、日积月累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美丽夜景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

(教师指导“查、慎”的读音。)

2.解诗题。

(1)逐字理解。

舟:船。书: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2)请学生补上诗的主人公,再说说题目的意思。

(诗人查慎行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三)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明确以下字的读音。

“散作”的“散”读作“sàn”,不要读作“sǎn”。

3.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指名读第1、2句。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2)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光。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

(3)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漆黑的夜晚看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光。

(4)指名读第3、4句。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5)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簇——拥起,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散——散开。 作——变作,变成。

(6)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了无数的星星。

(7)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

五、我爱阅读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就是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了这篇短文,你会更清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短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自学。

4.检查自学情况,点拨指导。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思考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新的药物书?

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三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事?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第1句话)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分组交流)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指名说)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分组交流)

6.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自由发言)

(李时珍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梳理板书

语文园地八

神、祖、礼、福 与神有关

冰、冷、冻、凉 表示寒冷

补、袜、衫、被 与衣物有关

海、流、洒、滴 与水有关

七、教学感悟

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借助课件出示汉字与偏旁,请学生观察发现,指出两行字的关系,就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学“我的发现”时,我启发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让学生变成语文学习的主人。仿写例句时,我依旧让学生发现仿写内容的关系,再让学生动笔写,然后拓展两个类似练习题,丰富学生的语言。

总之,在本学期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教学效果很不错。

语文园地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教学重点

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从课文《巨人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树》

?小木偶的故事》切入,再引出《神笔马良》、《哈利波特》、《功夫熊猫》的海报。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我的发现

1、 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 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4、 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 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讲童话、演童话、童话小报、童话书籍推荐、读后感等课前布置)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

语文园地七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⑵ 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⑶ 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⑷ 朗读现代诗。

⑸ 进行口语交际。

⑹ 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

⑴ 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⑵ 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 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叠词: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 长长短短 粗粗细细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4、生思考。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

9、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

三、读读认认

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

2、学生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

⑴ 炖 烧 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⑵ 扒 扛 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⑶ 跺 踢 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5、读词语:茄子、香菇、炖肉……

6、自由再组几个词。

四、作业

认读新字、新词。

语文园地七教案篇4

课时目标

1.学习“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2.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我的发现”,二是“日积月累”,三是“成语故事”。

二、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句,边读边想这些句子具体写了什么?

2.讨论这些句子写得是否具体?为什么?

3.学生交流。

4.小结。

这些句子之所以写得这么具体,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观察,而且观察得细致、认真。希望同学们也要养成这种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三、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自渎各句。

2.组成小组讨论。

3.教师予以归纳。

这些句子按月份写出了各月里的典型花卉。

4.自由读.

5.齐读。

6.背诵。

7.测试:教师说出各月里花的名称,让学生说出它生长的主要月份。

四、教学“成语故事”

1.自由读短文。

2.自由谈短文的内容。

3.谈谈《胸有成竹》的启发。

从《胸有成竹》的故事中得到一个启发:人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然后再去动手做。

4.讲一讲“胸有成竹”的故事。

五、小结

读了“日积月累”,学了“成语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语文园地七教案篇5

一、导入。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

二、读读讲讲问问。

讲:①“长扫”的“长”,有“常”义,长扫即经常打扫。

②“静”,通“净”。

③畦(印),田园中的小区。

④护田,将田周边的水写成有情之物,仿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稻田,不使受到侵犯。

⑤排闼(伯),把人在门中可以看到两座山,说成山不请而自将青色送人门中,山也成了有情之物。

按:“护田”一语出自《汉书?西域传》,指汉王朝派兵保护垦田事。“排闼”一语出自《汉书,樊哙传》,大意是,汉高祖卧病,不接见任何人,樊哙却不顾禁令,排闼而人。学生不问,可以不讲;

问: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台阶上没有苔藓,显得光洁可爱;院子里花木成行,散发着清香。院外:有山有水有田,满眼青绿,显得恬静、优美。)

问:你能看出这是一个隐士之家吗?(从环境看,它远离尘嚣而风景优美,适合隐士的意愿;从院内看,住宅简朴,符合隐士的性格;从主人的生活状况看,他与世无争,以打扫庭院,手栽花木自娱,正是隐士的生活习惯。)

问:诗人借写隐士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自由发言)

三、总结。

读这首诗要注意两点:一是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对湖阴先生的隐居生活颇有艳羡之意;二是炼字好,特别是“护”“排”“送”诸字,把山和水都写活了,值得品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七教师演讲稿通用5篇

党支部七一活动总结5篇

中班七月份月工作总结5篇

七年级文明礼仪演讲稿5篇

社区七一建党节活动方案5篇

七年级下册德育工作计划5篇

英语教师七年级工作总结5篇

七年级上期末工作总结5篇

七年级社会工作总结5篇

七年级英语科工作总结精选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983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