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目标,教案写的时候,注意要以教学目标为主题展开写作,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1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酉字旁,理解“种子、泥土、暖和”等词意。
3、能用“热闹”“一边……一边……”各写一个句子。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种子发芽的一些条件,理解一些新词意。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钻出地面。
教学准备:投影,磁带,种子及泥土。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通过看实物或看图说话,初读课文,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自学生字词,指导写字。
一、揭题。
1、读题、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说说你知道种子是怎么发芽的呢?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及生字教学。听录音范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1、听录音,标出段落。
2、说说种子怎么样才钻出地面。
3、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读、评议。
5、卡片抽读生字词。
a、读准字音。醒xǐng
暖和hua
挺tǐng
泉quán
b、说说哪些字难写难记。
c、指导书写,扩词练习。
三、朗读指导。
四、小结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扩词,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
第二课时
要点:讲读课文,懂得种子生长的三个基本条件,能用自己的话说不得说种子,怎么样才能钻出地面。
过程:
一、复习
1、读课文
2、读生字、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这段中哪两个词用得物别好?
“睡、醒”用知这里有什么好处?
“睡、醒”各是什么意思。
2、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醒过来。
3、挺一挺指什么?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种子除了需要“暖和的天气”外,还需要什么?
2、“喝水”为什么要喝水呢?水从哪里来呢?
3、“又”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
四、学习题3-8段(分学习小组)
1、分角色自由朗读3-8段
2、讨论:说说你学懂了什么?哪些不懂?讨论下面的问题如何解决?
a、这部分是谁和谁的对话?
b、理解“招呼、热闹”等词意。
c、从什么地方“看出热闹”。
d、种子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
e、如何朗读?
四、小结:种子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六、作业
1、读课文。
2、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
3、完成课堂作业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要点:完成第九段的学习任务,总结全文,完成课练人业,背诵课文。
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新词。
3、指导完成课后作业第四题。
二、学习第九段。
1、自由朗读、思考“突然一亮”“亮”与前面哪个词相对应。(黑)
光明的近义词(光明)反义词(黑暗)
2、小种子如今成了什么样?
3、她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三、指导全文朗读。
四、指导背诵。
1、自由背。
2、说说怎样背得快。方法指导。
3、同桌互背。
4、指名背。
五、说话训练。
除了课文里写到的春天热闹景象,种子还看到什么?充分展想象,描述春天绚
丽多姿的景色。
六、全文小结,说说小种子生长过程所需的条件。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堂作业。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山、石”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我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愿意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前两课学习的生字)生字朋友认识的越多我们的本领就越大,你们愿意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好,这节课我就在给大家介绍5位新朋友。
二、整体感知。
打开识字第三课,看看这课一共有几幅图,我们要认识几位生字朋友?借助拼音叫一叫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
三、学习生字。
(一)识记。
1、学习:山。
(1)出示图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用图画引出“山”的象形字,进一步认识生字“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2)出示小朋友爬山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山”字呢?“山”共有几笔?课件演示按笔画记字形,同时认识新笔画“竖折”。(学生伸出小手和课件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
2、学习:石。
(1)看图认识“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石”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3、学习:土。
(1)看图认识“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4、学习:田。
(1)看图认识“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田”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5、学习:人。
(1)看图认识“人”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人”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课中休息:找朋友
(二)指导书写。
1、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观察后,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
山: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到下半格的中间靠上一点收笔。
第二笔“竖折”,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下边一点,注意竖短折长。
第三笔“竖”,起笔比第二笔竖折的“竖”略微高一点,要写对称。
石:第一笔是“横”,起笔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写,横不要太长。
第二笔“撇”,起笔在横中间偏左一点写,注意不要出头。
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第四笔“横折”的“横”靠近横中线,注意“口”不要写得太宽。
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土:上边是十,“横”要写短,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横上边的竖和下边的竖应一样长。最后一笔“横”稍微长一点。
3、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
4、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个。
5、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石”字,教师范写,具体指导。
6、学生照书上范字把每个生字再写一遍,写后评一评。
四、练习。
课件演示:数笔画。
五、小结。
六、作业。
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3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表示一种事物数量用什么词,并且要符合语言习惯,逐步积累量词。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引出各种文具,说说这些文具有什么用。
二、课堂上创设购文具情境
在创设的购物情境中,学生要学习购物,怎样问价,准确找出相应人民币,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售货员”要准确、清楚地报价。注意使用“一个”“一只”“一把”“一块”“一条”等量词。
三、正确朗读课文
1、先自由小声读,再抽读。最后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练习朗读。
2、除课文的内容外,学生可根据其他东西的价格提问。在学生答不出来时,教师随机提示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根据实际,找出难记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4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8 16 32 ( )
2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明确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碰到口算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求出结果。个别同学口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___,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
4、你像认识一样照顾过植物、动物吗?(相机问:你的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那它们知道你在关心爱护它们吗?(交流)
5、对呀,动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小朋友说的那样,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们的关爱下, 它们就会生长得越来越美丽,活得越来越快乐。
6、(课件展示):动植物不仅有感情,还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白天争开眼睛,看看美丽的世界。晚上,小朋友们睡觉了,牵牛花也睡觉了。(让学生体会动植物的感觉)
7、课件展示:你看,有的动物还很聪明,能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师做简单讲解)。
过渡:每一种动植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展现出来;而且它们还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交流。
我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你知道小动物怎样说话吗?(课件展示动物间充满的亲情的画面)。瞧:小猪、小鸟它们可能会说什么呢?(想像、交流)
小猪、小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会说话,也会用它们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一样,有美丽的生命。(课件展示)
8、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客人,我先请出小白兔,想和他说说话吗?(展示各种小动物)把小动物分到各组去,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和它们亲密接触。
(四)、拓展。
过渡: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活得那么快乐,想想都好开心;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长得那么美丽,想想都好幸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来种下一颗种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
1、发花盆、种子让学生自己动手种花。师示范种花过程。--学生种花(放音乐《种太阳》)。
2、我们要天天照顾自己种下的花,比一比,谁的花最先发芽,最早开花。老师请你做好观察记录。(讲解)
(五)、总结:
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
(六)板书设计
生命——美丽的——珍惜、爱护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儿童在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本课的内容和儿童的活动与生活紧密相关,所有的构思和表现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和生活;画面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手段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造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观察就是通过经验来获得视觉感受。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动态的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时,通过会议、想象和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目标:
指导儿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构图和用色,表现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培养儿童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难点: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四、教学准备:
师:欣赏作品若干
生: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活动场面,积极参与活动。
五、教学过程:
*回忆和想象。
通过回忆和想象,说一说校园里活动:
1.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校园里举办过那些活动。
2.活动的场景。
3.想一想精彩的活动场面,上台来表演一些动作。
欣赏图片资料,讨论表现方法。
1.欣赏教材和教师准备的图片资料,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活动气氛和表现方法。
2.小组讨论表现方法。
1)表现手段: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颜料,铅笔等各种材料的综合应用。
2)画面氛围的刻画:内容要充实,色彩要鲜艳,人物形象的动态要夸张,表达要大胆。
3)想一想自己要表达哪些内容,讨论:如何使画面的安排更充实,如何能表现热闹的气氛。
课堂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尝试用各种方法刻画活动场面,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示和相互欣赏作品,并相互点评,教师。
六、教后记: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体会“我 ”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势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谈话、讲授、合作交流
教具:
小鸟标本、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鸟飞呀飞,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下班。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 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 出示生字、生词 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 再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2.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结合图理解。
3. 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组合作学习2----5段。并讨论。
4. 交流汇报。
(1)“我看到的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收衣服。找出动作的词,指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我内心充满同情、关爱的情感。
(3)朗读课文,有爱心的小朋友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 学习本篇课文,你喜欢课文的小朋友吗?你喜欢他吗?请你用词赞美他。
2. 我们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赞扬吗?说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
小结:
本篇课文写了“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的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激学生关心弱小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麽事。
二、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 让学生自由朗读。
2. 指名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3.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4. 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3带标点的句子,请学生看尊准标点,自由朗读,读准确的当小老师带全班读,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三、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1. 小组长带领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的读音,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请小老师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并带领大家认读。
2. 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易错的字,并带领大家认读。
3. 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句子。
4. 指导书写。
(1)认识2个新部首
(2)观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难写字,老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订正,评价谁写的好。
四、积累词语
1. 朗读课文,把喜欢的词语摘下来。
2. 用本课的生字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蓝里。
小结:你们也很会保护弱小,课文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很适合我们的小朋友。大家表现的真棒。
板书:
阳台上的小鸟
小鸟 湿漉漉
我 别吓着它 爱心
会写字:衣 身 阳 要 笑 妈
后记:
1、学生体会到了 “我 ”为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实情感,学会了关心弱小。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趋势,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地读准字音,并各自想办法记住字形,多数学生都能正确书写,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在书写“身”字时不正确。
小学一年级教案篇8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
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 1~10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