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范文网 >心得体会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7篇

准备好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在和大家分享的时候所说的语言更加有逻辑性,当自己的内心有了新的认知后,应该写一写心得体会,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当农民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7篇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篇1

20__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论断。这些新思想和新论断契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为新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农民收入明显增多,农村面貌明显改变,农业生产明显改善,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腰包鼓了、群众的笑脸多了,我国脱贫攻坚的担子也就轻了。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我们广大农民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农村是我们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我们生长繁衍的根据地。记得住乡土乡愁,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处理好经济同环保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中华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人民也会更加幸福。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农民富了,农村美了,农业也就强了。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而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古今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使我们体味到了丰收的喜悦。不同地域会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也都有自己庆祝丰收的独特方式,可是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却是相同的。

“平凡的丰收,不平凡的喜悦”。金秋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喜悦的季节,而农民是丰收的主体,更是丰收的关键。我们每餐食用的五谷杂粮无不出自朴实的农民之手,正如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写的:“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而丰收节给农民那像土地一样平凡的日子留下了太阳一般的光辉。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除了党和国家惠农为农的好政策以外,我们广大农民群众也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为早日建成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乡村,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注入新力量。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篇2

瓜果飘香是金秋最珍贵的馈赠,五谷丰登是“三农”最欢乐的表情。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让我们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欢度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国计民生的要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经党中央研究决定 国务院批复同意的,体现出新时代重农强农 爱农支农的重要导向,彰显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连日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 传承农耕文化 庆祝丰收成果的节庆活动,让全社会共同分享丰收带来的快乐。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像是一个“三农的嘉年华”,奏响了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军号角。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向伟大的中国农民致敬。如果说丰收是大自然对劳动者的馈赠,那么丰收节就是我们礼赞劳动 礼赞农民的一个生动体现。“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民以其朴素勤劳 善于创造的宝贵品质,托举起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国农民丰收节犹如一个鲜明的文化旗号,提升了亿万农民在新时代奋发作为的荣誉感和自信心,调动起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强大合力。就全社会而言,庆祝丰收就是要致敬农民,感恩农民的劳动奉献,感谢农民的辛勤付出,营造崇尚劳动 尊重农民的新时代风尚。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为农业发展强魂铸魄。农业兴百业兴,农业强则国家强。对于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福祉安康,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中国饭碗只有端稳在中国手里,我们才能牢牢掌握经济主动脉和发展主动权,实现和维护好老百姓的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20_年夏粮产量2835亿斤,较上年增加58.6亿斤,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为保供给 稳物价 增信心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值此新中国成立__周年之际,我们感悟丰收节的意义,就是要感念农业对中国社会的独特意义,铭记农业对国民经济建设的独特贡献,不断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真正打造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大农业。

让我们以节日为契机,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 历史性任务。农民丰收节是一个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设立 旨在传承悠久农耕文化弘扬新时代精神的全国性民俗节日。繁荣乡村文化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是庆祝丰收节的重要所在。庆祝丰收节,就要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涵养重视农业 尊重农民 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

要坚持问计于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 忘记农民 淡漠农村。”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新期待,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三农”自豪感,让丰收的获得感洋溢在全社会。根植于丰厚的农耕文化,作用于亿万农民的精神世界,中国农民丰收节必将引领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谱写出“三农”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篇3

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 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的生动体现。

党的__大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可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可以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氛围,可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在视察湖北时曾发表重要讲话,要以更大力度 更实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 经营体系,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落实好乡村产业 人才 文化 生态 基层组织“五个振兴”任务,学习借鉴浙江好经验好作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重要表现。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 幸福感 获得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活力。“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释放出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强烈信号,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民丰收节,让这个目标更加接近。

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在华夏儿女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其衍生出的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邻里相帮等文化精神在今天仍具有时代意义,同时更彰显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风范。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是一个向世人展示中国“三农”状况的窗口,要通过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 成果展示晒丰收 全民参与享丰收等多种活动,让全社会 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篇4

咚锵咚锵咚咚锵,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这是家乡的第三个“农民丰收节”。

村委大院里几个穿红着绿的大娘,手拿彩扇,随着锣鼓,欢快起舞,个个笑靥如花。这便是农村最朴实的丰收节,也是第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

玉米田里,驻村第一书记伸手剥开一只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望着田里沉甸甸的玉米棒,他心里美滋滋的。穿过翠绿的黄瓜地,望着红绿相间的辣椒,紫黑的茄子压低了身子,长长的豆角挂满架子……这便是农村最美的风景,也是他驻村以来,看到的风光。这是他在这个贫困乡村的第三年,记得刚来时,田里的玉米苗都耷拉着脑袋,半死不活……如今……这样想着,书记不觉笑容满面,脚底生风。

街道两旁,家家的房顶上堆着小山一样的玉米,在阳光下发着金灿灿的光,有的家门口还放着小汽车。从田间巡视回来第一书记快步走向村部。

看到第一书记来了,阿隆拿着刚刚采摘的梨,请书记品尝。没错,正是第一书记的一手帮扶,才让今年的梨有了好销路。按照传统的方式,自己家的梨恐怕要卖到过年,贮藏不当还会坏掉不少。今年书记从县里请来电商技术人员,帮助阿隆打造了电商销售模式,销路再也不是问题了,自己也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不,阿隆正搬着一筐梨让乡亲们润润嗓子……

再走近,就是花花绿绿的人流,沸声震天的喧闹嬉戏之声漫延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孩子穿着鲜艳的黄色道具服,手拿两片绿叶,扮做玉米宝宝,呆萌可爱;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娘敲着腰鼓,瞬间好像年轻了十来岁;几个年轻小伙正生龙活虎地舞狮子……书记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用他已经不再细嫩的手,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振兴家乡的事业。

驻村生活即将结束,看着各位乡亲的笑脸,一阵心酸涌上心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聚集来了,书记满怀深情地注视着大家,“这两年,为了脱贫,我们一起吃了不少苦。为了不再靠天吃饭,我们四方募资打了一口又一口深井;为了乡亲的瓜果不滞销,我们建立了电商平台,举办采摘节;为了村里的老人不孤独,我们筹建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今天,是我们庆祝丰收的日子,也是我们铭记自己奋斗历程的日子,更是牢记党和国家不忘关注我们农民的日子。”

农民丰收节,是一个乡村从贫困到振兴的见证,也是一个驻村书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的缩影!请向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致敬!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篇5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分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农民们一年的辛苦耕耘,终在金秋时节收获累累硕果。劳动人民最光荣,也最值得人民尊敬,此刻他们不仅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而且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辛苦耕耘,付出终有收获。农民最朴实,他们敦厚实在、勤劳勇敢,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辛苦耕作,将自己的汗水浇灌在自己的那亩土地上,年复一年生长出希望的果实。他们辛苦付出,就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充足的物质资源,用只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些辛勤付出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浪潮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成为了“稻田里的守望者”,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12年增产,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力军,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努力奋斗,生活更加美好。“丰收”的前提是努力,是奋斗,也是农民的自我成长和价值追求。“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丰收“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年,一切改革利好指向农村,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并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丰收的日子也是他们美好生活的开始。

礼赞丰收节,让农民紧跟时代,地位得到认可。9月22日,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表示:“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节日的设立,凸显了农业大国的农民情怀,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把农民作为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来看待,结合农村农业发展需要,让更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进入到新型农民的队伍中来,倾注更多的智力和科技,让农业发展更加多元化、产业化,壮大农业产业发展,真正让农民的地位得到认可,让丰收的寓意得到提升。

丰收的日子承载着四季的酸甜苦辣,留下了岁月印刻的足迹,写满了宁静温馨的幸福生活。礼赞丰收节,致敬奋斗者,让我们一起迎接“三农”工作中的新挑战,让农民更加受人尊敬,让农业更加有奔头,让农村更加安居乐业。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庆祝丰收、共同致敬劳动、共同感恩大地、共同分享喜悦。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篇6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势在必行的一个重要举措。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近日作出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不等同于“宪法宣传日”,设定这一特殊日子并不仅仅具有仪式性、象征性的意义,而是高扬依宪治国的旗帜,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效化制度和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对于夯实宪法实施的社会基础、凸显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营造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设立“国家宪法日”,首先在于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法之统帅、法律之母,宪法确立了我国的国体政体、根本制度、活动准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一言以蔽之,宪法权威决定着法律权威、法治权威。维护宪法权威有赖于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目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宪法虚无主义倾向,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自觉性。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和力量本质上来源于全体国民对它的深深信仰和至高尊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宪法日”意味着是“宪法意识深化日”、“维护宪法权威行动日”。

宪法的实施有赖于全社会宪法意识的培育

设立“国家宪法日”,在于宪法的实施有赖于全社会宪法意识的培育。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凝聚了国家和社会的最高价值,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正如列宁所言:“宪法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规定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和途径。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宪法关系,国家机构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宪法的基本精神。权利保障是宪法精神的核心内容。人民的权益要靠宪法保障,宪法的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讲,宪法的实施需要形成以宪法价值为核心的社会共识,需要将这种社会共识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宪法的权威要求现行宪法获得人民普遍服从、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国家宪法日”,也意味着是“宪法价值的信仰日”、“公民权利的宣言日”,“公权力的规范日”,经过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必将进一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只怕违法,不怕违宪”是错误观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还在于宪法作为“法中之法”具有法律位阶的最高性、调整范围的广泛性、条文内容的高度抽象性、概括性,需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来认识其特殊的法律功能。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作为母法从宏观上、原则上、全局上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系统调整和规范,是一切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其本身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立法领域作出具体规范,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宪法为统领的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具体化,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按照宪法思维,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同时也构成了对宪法的违反。然而,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不少人存在“法律很近,宪法较远”的错觉,认为违反刑法、民法、诉讼法将受到法律制裁,而违反宪法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这种“只怕违法,不怕违宪”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如不及时矫正,将使至高无上的宪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闲法”。由此,“国家宪法日”还意味着是“宪法宣传日”、“宪法知识普及日”、“宪法价值体验日”,通过庄严庄重、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示范引领,普及宪法知识、培育宪法意识,使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宪法宣传活动中感受宪法的崇高地位,在点点滴滴的现实生活中体验、认知宪法的价值,从而把遵守宪法作为指导、规范行为的最高准则,把维护宪法权威作为神圣的公民责任。

诚如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的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

当农民的心得体会篇7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节日,起码有四重深意。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句话精准诠释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雷打不动为“三农”而出,仅此,就足以显现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而设立这样一个节日更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饱含了全国上下对农民群体的深情祝福。教师节 护士节 记者节……针对一个群体而设立的节日,代表的往往是对一个群体的祝福。今天的农业农村农民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农民=种地”的单一模式早就一去不复返。种养殖做电商搞加工,今天的农民条条大道通丰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提醒全国上下不要忘记农民的伟大创造和艰辛付出,深情祝福广大农民大丰收大增收,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美好生活。

高高树立新时代农民的尊严感 荣誉感。民以食为天,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不仅不会改变,而且只会加强——因为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里,永远有放心粮食新鲜蔬菜以及其他由“农民造”的生产生活必须品。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要高高树立新时代农民的尊严感荣誉感,提升亿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鲜明传导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中国农民丰收节”强调的是“丰收”,那么农民的丰收何以才能实现?显然要靠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唯有真抓实干,带领广大农民奔富路,抓好产业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聚力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实现大丰收大增收。也只有各级各部门尽到应尽之责,履行应尽使命,才能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交出“丰收”的合格答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清明节主题活动的活动总结7篇

小学生同学情的作文7篇

青协的心得体会500字7篇

校园劳动的活动总结7篇

和理想有关的演讲稿7篇

小学生升旗仪式上的演讲稿7篇

小学交通安全活动的总结7篇

毕业回母校的演讲稿7篇

冲刺期末考试的演讲稿7篇

最新优秀的学生演讲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9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