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培养大家的写作能力,枯燥无味的作文一定得不到更多人的阅读,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春节年味儿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节年味儿作文篇1
品啜着年的滋味儿,我们成长、成熟,送走光阴,慢慢变老......
小时候,家境贫寒,对“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高兴的就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可以无拘无束,可以放开手脚,可以大开胃口,可以拥有压岁钱,可以不分昼夜的嬉闹,可以穿上一年中最中意的衣服,可以燃鞭炮、打灯笼、放火枪、做游戏,可以放任自由,可以无拘无束……
母亲平日里把稀少而可口的食物积攒起来,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留着过年吃”,这也更加把我们的胃口吊得好高好高。进入冬季,我们开始伴着手指头计算春节的到来,那种心情好似心口趴着一只蚂蚁,痒痒的,麻麻的。
也只有到了小年前后,父亲才从城里扯上几尺布料,找镇上的裁缝为我们姐弟三个做新衣裳,年味儿开始隐隐约约、飘飘渺渺、由远而近地来了。腊月里天气最寒冷,也是父亲母亲最忙碌的时节,他们把一年里积攒起来的储蓄,拿出来置办年货……年,在我们的心中是那样的神圣,又是那样的让人期待……
年,来得太慢,走得太快。过了正月初三,便有一丝失落和惆怅袭上心头,尤其是过了正月初五、初六,父母亲便催促着我们跟着他们下地干农活儿,或者拾掇院子,整理自己的物品。总之,是要扫除年味儿,恢复平日正常,一切从头开始……所以,孩童时期,我们把过年看得比命还重要。
我最咬牙切齿的是看到我家对面二姑爷这个“劳命徒”,甚至大年初一还挑着粪桶往菜地里送肥料,浇着那些爬在地面上的油菜秧子没完没了,即使有人向他问“过年好”,他也头不抬、脖不歪、双眼不离菜苗,似乎过年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年味儿在他身上那是淡之又淡,如同一瓢凉水……大过年的,一看见他,我就厌恶至极,忍不住转过身去吐几口“唾沫”,或者故意把点燃的鞭炮往他屁股后面扔……谁让他败了这浓烈的“年味儿”。
这时的年味儿,来自我们十几岁的.孩子们打着灯笼村前院后里疯跑。那时能打着一支灯笼是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玩具。为了满足我和弟弟的愿望,父亲找来两块木板,钻上小孔,穿过一条条锈迹斑斑的铁丝,再用红、黄、绿色的彩纸围着糊起来,顶部用一根长长的木棍挑起来,里面竖起一根蜡烛,便是自制的灯笼了。虽然不如买来的那样精致、好看,但也在村子里,引得小伙伴们不少羡慕的目光,我们打着灯笼显得无比惬意。尽管灯笼是没有多少光亮的,也不能用来作为行路的信号,而且一不小心,可能使灯笼中的蜡烛歪倒了将外面的彩纸烧个面部全非、龇牙咧嘴的,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前呼后拥、忘乎所以地在村子里大路小径上跑着、跳着、闹着.......把年味儿闹腾得十分火热!
在家乡,大年三十晚上守夜是必不可少的,那也是孩子们的“狂欢节”,当鞭炮噼里啪啦响起的时候,我们肆意释放着心中的激情,东一家西一家的喊着、跑着、唱着,赶热闹似的看鞭炮,评比着谁家燃放的鞭炮更响、更长、更清脆、更……在放过的炮纸堆里,我们再不亦乐乎地去捡拾那些遗漏了的、没被点着的“小鞭”,装满了自己的口袋,再到院子里去一个一个地放。就这样,小伙伴们相互比拼着谁拾的散落鞭炮更多,谁的鞭炮更响、更脆……有时候也有小伙伴炸伤小手的,“哇哇……”地哭上一场,过上一阵儿便忍着疼痛又乐颠颠地玩起来……就这样,疯闹着整整一夜,即便是大人们早已睡了,我们仍然余兴未尽地嬉闹着,直待东方泛白,才精疲力竭地回家睡上一阵儿。也只能是一阵儿,因为大人们要在初一早上起个大早,烧上满满一大锅水,煮着热腾腾的饺子,这顿饺子是每个人必须要吃的,图个全家团团圆圆、一年平安的吉利。所以,往往是大人连喊带叫把我们从床上拖了起来,迷糊着双眼,胡乱洗上一把脸,嘴里塞上几个饺子,又随着小伙伴们村上村下挨家挨户去行礼问好,不过我们最关注的还是能有好吃的糖果,把刚刚穿上的新衣口袋塞满……年味儿就这样幽幽地飘在天空中,溢荡在我们无忧无虑的心情中。
每年的大年初一,要去给外婆拜年,是我自小到大母亲给我们立下的雷打不动的“规矩”。这也是我极其期待的一天,因为这天是我最开心的“狂欢节”。和舅舅、姨姨家里的表哥、表弟们聚在了一起,大人们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我们便呼朋唤友开始我们的游戏……荡秋千、捉迷藏、堆碉堡、滚铁环、放鞭炮……忘记了吃饭,忘记了时辰……
大年初二,表哥表弟们又欢聚到我们家中,不知道父母长辈们在做什么,我们大呼小叫地玩着自己的游戏,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直到太阳落山,看着表哥表弟被牵着手离开,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这时,才发觉身上的新衣服也变了“模样”。
大年初三,一般是父亲领着我们去城里的大姑家,大姑是我们全家都羡慕的“城里人”,在大姑家是断不可疯闹的,必须严守规矩,安静的吃一顿饭,顶多能过一场电视节目瘾,但是临走的时候大姑给的压岁钱是十分丰厚的,是可以让人高兴好几天的。
从此,年味儿一日又一日地淡了,对年的期待又在心中一日一日地积攒着……
就这样,春去春又来,一年又一年,时光匆匆,岁月悠悠。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需要忙学业、忙工作、忙家庭,年味儿在心中一年一年地淡了,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现在的日子,天天在过年”。的确,平日里吃的、穿的、用的,与过年没有什区别。
婚后有了女儿,过年时,女儿在身旁嬉闹,又让人感受到自己儿时的年味儿,女儿天真的笑、哭、闹,把“过年”变得真切,特别是她穿上新衣,向我们拜年的场景,激起我一遍遍回想过往的岁月,回想儿时的欢畅。
近几年,我们是守在体弱多病的父辈身旁过春节的,年味儿变成了父辈对我们返乡回家的期盼和我们照料他们的亲情传递,看着他们苍白的双鬓、羸弱的身体、蹒跚的脚步、深驼的背影,作为儿女心中蕴含着一丝伤痛,一边慨叹着岁月的无情,一边哀叹父辈们饱经沧桑的艰辛,一边想以全部的孝心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此时,年味儿变成了一坛陈年老窖,幽幽散发着醇香。
就是这样,年味儿在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体验中变化,缩影着时光的脚步,传递着人间的温情……
幽幽的年味儿,好似一部影集,厚厚地积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作者:汪新军 单位:方圆集团宣传部
邮编:电话:(0535)
通讯地址:山东省海阳市方圆工业园
春节年味儿作文篇2
当街头上响起了“信号”。当集市上的一家家店铺用纸灯串在一起。当天桥的灯笼重上枝头。我就知道了:要过年啦!
街市上,一声声爆竹声伴随着诗歌的旋律。令我不由得想起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无论走到何处,鞭炮声总是夹杂着开心快乐的拜年声。拜年时必不可少的大事!仿佛一幅幅人情画儿:画上的人,无一不笑,无一不乐。喜气洋洋的主人捧着好吃的、好玩的,孩子们一窝蜂拥上,将零食抢个干净。小时候,我很贪吃,每一次去拜年,我都被眼花缭乱的零食小铺迷住,仿佛进到一个个“迷魂阵”。“外婆,我要吃这个!”“我要这个!”拜完年,一进门,糖味儿,也随着进来,年年都像商量好了似的。
小时候,我最怕灶王爷了!以前在我四岁的时候,老家有一尊画得“古灵精怪”的灶王爷,那时我心里想着,到底是谁把灶王爷画成这个鬼样子!一对冲天眉、两个眼睛瞪地圆圆的,一张红小嘴,那下巴翘地老高老高的!家里每天都回荡着灶王爷的声音,是那种严肃至极、怪怪的声音,小时候听着听着就会忍不住笑抽了。外婆喜欢在他的嘴里或旁边放一颗小小的糖,同时也十分严肃地警告我不许偷吃!外婆告诉我,灶公公是天上的神仙,会保平安的,切菜时也会不会弄伤手。几天过去了,糖化了,第二年那些吉利的话语才会再一次响起。
当小铺的糖果卖完了,当街头上的鞭炮火苗熄灭了,当庙会结束了,糖化啦。春节,明年再见!
春节年味儿作文篇3
当柳枝返青,当水仙绽蕾,当燕子南归,当春意侵袭大江南北,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笑着向我们走来。
清晨一阵芝麻汤圆的香味飘进我的梦中,猛吸一口气,似乎还有馒头的香味。哇!有口福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纽扣垂在一边,来不及扣,脸不洗牙不刷,抓起筷子便夹。吃完惬意地拍拍肚皮,舒服。奶奶变戏法似的转出三个红包,我和弟妹们各一个,我一高兴,咧嘴傻笑,露出一口黄灿灿的“金”牙。不了不挨骂,我连忙跑进卫生间刷“金”牙,虽没逃过刷牙,但心里仍甜甜的。
20xx已属于过去,我们笑迎崭新的20xx,新衣服新春联新气象,一切都是新的,放眼望去,片片雪花如此妩媚,满街都是醉人的新景。猛抬头,春联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几行字—“建伟业金牛辞旧岁,行鸿运玉虎迎新春”。新春新春,我已经十岁了,我感到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弟弟妹妹都坐在爷爷奶奶膝上撒娇,其余人都在含笑而观,包括我。我看看他们,妹妹穿了一件米色风衣,颇有几分清丽之气,弟弟披着灰色夹克,别看他小,帅着呢!那怎么只说“帅”呢,那家伙,那叫个相当的帅呐!我的弟妹嘛!女的比玉环姐俏上三分,男的嘛……谢什么霆锋自卑得不敢比,我就不说的,新年,大家都精心打扮自己,美得不行呢!
春节味,最贴切的解释—甜!新!美!
春节年味儿作文篇4
春节的韵味难以抑制,竟忘了我还在成长,我还是那颗星星,只属于那片天空,礼花四溅……——题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时光如奔腾的江河,轻轻地、匆匆地从之间流过,如花瓣飘落……不知不觉,那充满回忆的20xx匆匆地从手边溜去了,迎来了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我的新一段旅程。
翻开日历,翻开了新的一年,翻开了新的一段精彩花絮。也撕下了那过去的一页……我静静回想着自己过去的一年里,有汗水,有快乐,也有悲伤,那仿佛就在眼前。
一如既往的农村夜晚,路边的灯虽不如都市明亮如昼,但他们总像哨兵一样规整地站立着,似乎在守着农村的家家户户,漆黑的天幕上镶嵌着几颗宝石般的星星,又如天公的眼睛一般明亮。
又是一个崭新的大年三十,丰盛的年夜饭摆上了桌,全家人都聚集在圆桌周围,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一家人相互斟酒,祝愿大家四季平安。我在这快乐的氛围里慢嚼细咽,享受着“年”的幸福,这就是“年”味儿啊!欢声笑语,笑脸喜气,洋溢在整个家里。守望春节,守望希望,守望幸福。亲人的慰问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暖意,时光在充满温馨的家庭里,在浓浓的“年”味儿里舞蹈。
屋外的天空骤然明亮起来,鞭炮声声,打破夜的宁静。星星点点的烟花似流星的火花向四周飞去,似一朵娆娆的莲花,在空中撒出柔美的花瓣。我静静得看着一朵朵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似流星徘徊在夜空;似天女在空中撒花;似星际在空中舞动……
池边的夜皇后花在微风的吹拂下,似飞起了无数只萤火虫,如无数的精灵在空中飞舞……
在这里人们抹去了往年的不愉快,旧日的烦恼被抛到九霄云外,迎来了春节的欢乐,也给自己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力量。
是世界在呼喊?是而在跳跃?硝烟弥漫在空中,我知道,那是“年”味儿。春节气息,礼花层出不穷,缤纷的美,绚丽的美,绽放出人们对幸福的憧憬,那闪耀的心花……如璀璨的繁星闪烁……灯火通明,照彻了大地。
我望着天边那一层薄薄的光:那又何不是人们祈望的幸福?何不是春节心中美好的未来向往?
迎接春节的晨曦,那何不美好?何不宁澈?和不是绚烂美好的憧憬?
我在时光中成长,成长没有阴影,只在悲伤中坚强。迎来了新的一年,飘来了我的祝福……
春节年味儿作文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一边吃着煮好的汤圆,一边看着春晚,随着那熟悉的“5、4、3、2、1!”旧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们挥手告别,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这时,外面早已炮声漫天,震耳欲聋。
我与姐姐们跑出了家门,就被那直冲云霄的鞭炮声挡住了路。我们慌忙捂住了耳朵,脸上却还露着灿烂的笑容。
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xx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xx的新气象!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我坐在火车上,又要回家了,尽管再多的不舍,留下着美好的回忆也好呀,又要再等好几年了,我回忆着过年时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扬,但,我又要再等五年才能回去了。
以诗篇开头,自然的点明这个特别节日—春节。全文描写都突出了浓浓的年味并且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春节年味儿作文篇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就要到了,很多家人都在为新年做准备。街上的小摊已经摆好了春节要用到装饰,各种花市也摆放出漂亮的花。我们一家人在街上逛了很久,买了许多好看的装饰品。
一回到家,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袋要把装饰品贴上。我们先拆了一个“福”字,这个“福”真大呀,我们打算把它贴到我们家的大门上。我们把细的双面胶粘在木门上,然后拿起“福”开始比量着怎么粘。我把“福”的一边先粘在门上,然后慢慢地把另一边也粘上去,弟弟突然大喊一声“老姐等等!”我一惊,问道:“怎么了?”他说:“那边你没对准,有点歪了……”我开始慢慢调整,弟弟在一旁指点:“往上一点……对,对……诶诶,那边没贴平整,你再调一下……”我听着弟弟的提醒,调了又调,终于粘好了。我从远处望去,果然很整齐,很美观。我拍拍手,兴致大发,
再拍拍弟弟:“走,去粘下一个!” 我马上拆开下一个包装,拿出一个“学业进步”——这当然是属于我的啦,我把它粘在我书柜上,贴的紧紧的,稳稳的。我希望我能在新的一年我能多读书,学业更上一层楼。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和弟弟配合默契,动作迅速,很快就贴完了全部的装饰。
才刚贴完,门铃就响了。爸爸妈妈回来了!重头戏也到了!他们俩人抱着一大捆桃花,搬进了家里。我赶快拿出洗干净的大花瓶,往里面装满了自来冷水,然后爸妈把那捆花放进花瓶里,用剪刀把绳子剪开,桃花瞬间散开了。粉粉嫩嫩,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许多花还是花苞,没有绽开,但我想,等全部花都开了,家里一定非常美丽吧。桃花放好了,可我们总觉得桃花上缺少什么,于是爸爸拿出彩灯,把它们绕在桃花花枝上,插上电源,一下子变得更美了!我和弟弟拿出装饰品,把它们挂在花枝上,远远望去,整束桃花显得十分喜庆。
装饰完后,整间屋子焕然一新。一切都是新的样子,我感到十分舒服。新年新气象,希望鸡年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春节年味儿作文篇7
年味儿不仅是鞭炮的欢闹般浓烈,也可以是淡淡的,朦胧在水汽中,需要细细口味。
很是享受幼时除夕的下午,老少三代围在厨房中,隐约在雾汽里。
爷爷在灶后添柴烧火,红艳的光照得他脸红彤彤的,身后的墙上映着他的身影,摇晃着。奶奶和妈妈围在抹了一层面粉的木桌旁,灵巧而娴熟地操纵着面团,在人眼花缭乱中完成一件件“作品”,围裙、护袖上白扑扑的一层粉。爸爸打杂,时而在洗水池前,时而在灶台边,时而去发酵面粉的大篮筐旁看看。我呢,则“忠心耿耿”地“粘”在奶奶边上。
奶奶在厨艺方面绝对是个好手,她拽过一块面在粗糙的手掌心中一揉,团成个球状。又在桌上一压,成一圆饼状。再拿起来用大拇指按出一个大小刚好、薄厚分布合理的凹槽来。接着取来一筷子我喜爱的肉填上,然后用手拎起面饼边在手心中转一圈儿,揪在一块儿,接着一旋、一按,一个好看别致的封口花儿便完成了。这花儿是奶奶独会的也是她最得意的。我曾绕有兴趣地细细观察研究,仍模仿不来。
奶奶一边手上忙着,嘴也不停歇,讲着村里遇上的、听来的有趣的事儿,绘声绘色的,似说书的一般。其他人时不时插上一句,或评论一番,或哈哈一笑,奶奶眼角的鱼尾纹忽又深了几分,却刻着愉悦,盈盈地弯曲。我那时年幼也不大听得懂方言,但见大家都嘴角挂笑便跟着乐呵呵的了。其乐融融。
不一时桌上排列了一排排的包子、团子。奶奶起身搓搓手上的粉,去掀锅盖了。白雾压抑了很久终于可以释放了,忽地升腾起来。我几乎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气。小小的厨房很快被白汽充满了。奶奶也很快看不清,只能望见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水雾中若隐若现,还有爷爷那边发出的红光似天边的霞。没有多余嘈杂的声音很是宁静。水的清味,包子的香味,木柴的典雅味,家人们的呼吸都混在厨房的空气中了,斜阳也将余光渗入其中,一起发酵,酝酿。愈加温暖、愉悦,又觉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云雾缭绕,安详地不真切起来。隐隐约约只觉如梦似幻。
年的味道是多么好啊,不浓烈却足以沁人心脾。这味儿我至今仍记得,可因为生活的忙碌已几年未能得到机会再细细品尝一番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