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经常写写心得体会也是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的,体会是要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1
黄文秀从革命老区走出来,又投身于贫困山区建设,面对险情,朝着受灾群众方向笃定前行,强降雨引发的山洪让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这是一位用生命履行了入党时的誓言。纵观历史,“逆行”也是我党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革命年代,像李大钊、蔡元培、邱少云、秋瑾、黄兴、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探索国家出路上负重“逆行”;灾害第一现场,共产党员率先驰援;灾情最重的地方,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正是这些“以生命赴使命”的“逆行”,在砥砺前行中照亮了新时代的“长征”路。
“逆”的是艰难险阻,书写的是时代命题。有人说农村是“3亿人离家的世界”,黄文秀却说“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将“乡村振兴”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青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绽放芳华。面对的恶劣的天气,她选择做暴风雨中坚定的“逆行”者,“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黄文秀的初心,朴实而坚定,是当之无愧的榜样。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都要向她学习,放下自己的舒服圈,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怕泥泞和荆棘,不怕风雨和烈日,像钢铁巨人般,将自己置身于愈挫愈勇的战场,那些走烂的鞋子,那些轮胎压过的纹路,那么干裂的嘴唇和晒黑的皮肤就是一枚枚军功章,刻印在祖国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史册上。
“行”的是英勇无畏,彰显的是使命担当。回顾2018年3月刚上任时受到的挫折,黄文秀写道:“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她把自己的扶贫路比喻为“新的长征”,从“新手”到“熟路”,面对险阻从未退缩,也不曾放弃。党员干部要像黄文秀一样,大灾面前见素质、见水平、见真情、见责任,灾难面前要冲得上去,站得出来,要充分发挥担当精神,为党尽责、为民分忧,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冲”的是大爱大义,擦亮的是先锋底色。“百色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己的家乡,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呢?”黄文秀决口不提家庭困难,毅然投身到最艰苦、最偏远的乡村山野。即使是在陪护父亲做完肝癌手术不久,仍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连夜冒雨也要返回岗位。她像一名战士冲锋在前,将火热的青春化作号角,激励更多党员干部砥砺前行。党员干部要像黄文秀一样,始终保持“面对困难不躲闪、肩挑责任不推卸”的精神状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干劲,要在关键时刻豁出去、危急关头冲上去、在风险面前顶起来,敢闯敢试、敢做敢为,竭尽全力战风险、渡难关、过险滩。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先锋底色。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2
马丁·路德·金说过:“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够使你倒下,只要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着。”6月16日,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的一场山洪,让黄文秀这位优秀年轻干部永久停在了路上,用自己的生命唱响了新时代的长征组歌。
突破——万水千山只等闲。黄文秀所到的百坭村是2017年新增的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883人,贫困发生率为22.88%。这条心中的长征路注定不轻松,刚开始不被理解,不被村民接纳,她并不气馁,而是给自己打气:“有人曾说‘要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阻止我继续前行。”黄文秀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多次去贫困户和村民家走访,脱下外套帮忙打扫院子,特意强化“桂柳话”发音,将自己的一切都与百坭村联在一起,一心一意当起群众的“自家人”,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百坭村的一个个喜人变化温暖了群众的心:2018年底,百坭村195户贫困户中只剩15户56人未脱贫。这是黄文秀交出的答卷,扶贫事业还在继续,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习黄文秀那种逢山开路、遇河驾桥的长征精神,既要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蹚过深水区去追梦,也要诚实劳动、开拓创新,以实干兴邦,以实干圆梦。
飞越——再作长征岂畏难。“百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 ”黄文秀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扶贫工作的信心。2019年3月26日,是黄文秀驻村满一周年的日子,她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那一天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黄文秀心中的美好蓝图渐渐实现,但无情的洪水却吞噬了她年轻的生命,长征未竟斯人已去,犹作春泥永护花,千千万万的扶贫干部,他们选择泥泞,用心用情,一心为民,为脱贫攻坚奉献绵薄的力量,挥洒青春的热血,奔走在贫困的各个角落。黄文秀用闪光的青春照亮百色贫困人民,照亮祖国扶贫事业,照亮所有将青春献给祖国大地的无畏青年们。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3
一年多了,她走了一年多了,但是她的点点滴滴仍然留在了百坭村……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村委办公楼内,保留着她生前办公、生活及学习时的模样;村委广场的宣传栏上,是她的事迹介绍以及她生前、牺牲后获得的荣誉;村委岗位情况显示栏,她的名字仍在,只是显示为“请假”。
在百坭村村民心中,她只是“请假”了。
她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原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扎根基层,反哺家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使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直到今天,回想起当时得到她出事的消息,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仍然感到悲痛。2019年6月17日凌晨,他们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从百色市返回乐业县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她走了,她用生命书写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
她走了,她申请的项目、要修的路、要建的幼儿园、要带村民脱贫致富的目标没有变……
一年多来,百坭村两委干部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制定了文秀扶贫产业路“139”产业发展规划,成立百色秀起福地百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秀起福地”“百坭”“秀美百坭”3个商标,依托特色产业打造了山茶油、山泉水、茶叶、砂糖橘、蜂蜜、清水鸭等“秀起福地”系列农产品,壮大村集体经济。
“文秀书记虽然没有见到通车的这一天,但修路的项目是她申请来的。修好产业路、带动产业发展是文秀书记的遗愿。”黄文秀的接棒人、百坭村现任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说。
2019年年底,一条长22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正式通车,被命名为“文秀产业路”。
2020年广西教育厅下拨了200万元资金,直接用于百坭村建公办幼儿园,今年9月份就能投入使用了。
2019年,百坭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年底,百坭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金灿灿的砂糖橘、八角飘香、杉木成林……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如今的好日子,和黄文秀在任时为百坭村打下的脱贫基础是分不开的。”周昌战说,经过努力,全村种植杉木从原来的8000余亩发展到2万余亩,砂糖橘从1000余亩发展到2000余亩,八角从600余亩发展到1800余亩。
村民班统茂说,百坭村以前也种砂糖橘,但种植技术跟不上,没销路,挣不了多少钱。黄文秀到任后为村里联系公司,请技术人员到村传授技术,帮村民建起标准化果园,又积极探索网上销售路径,建立起百坭村电商服务站。
如今,百坭村逐步完善了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实施村庄美化、文明新风等乡村振兴工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黄文秀生前的夙愿一一实现。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4
黄文秀同志生前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平凡中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青春赞歌。
这一曲谱写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的“怒放生命”。农村基层的条件是艰苦的,特别是扶贫攻坚一线地区,通常都是当地最欠发达地区。从大城市来的驻村扶贫干部往往会面临着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适应等种种困难,特别是女同志,毫无疑问需要付出更多勇气和胆量。“巾帼不让须眉”,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不爱红装爱武装,脱下飘逸的长裙,收起心爱的高跟鞋,她换上运动装、穿上雨靴、戴起草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中去。当地人习惯说桂柳话方言词,黄文秀就私底下训练,沒有好多个月,她和困难户就能够详细地用方言词沟通交流了;初来乍到不熟悉村情民情,黄文秀就起早摸黑地走村串户,手绘地图,挨家挨户地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详细了解清楚,摸索制定帮扶计划、产业计划。这个村民眼中年轻的、看似文文弱弱的马尾辫姑娘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就这样走进村民的视野,走进群众心中。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黄文秀同志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彰显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的艰苦奋斗精神。她那怒放的生命,飞翔在辽阔的天空,穿行在无边的旷野,矗立在彩虹之巅,在璀璨的星河中照亮着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5
6月16日21时至17日凌晨5时,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还引发山洪,多个路段被冲毁,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联,其中就包括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黄文秀,女,198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她是2016年广西优秀定向选调生,现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她是百色本地人,当年得到教育扶贫资助就读于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毕业以后回来建设家乡,没想到因为一次山洪灾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怀揣梦想的青年人,该如青苗,奋力向上,饱含生气地去奋斗,要勇敢地挺在摆脱贫困的最前线,燃烧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做照亮身边人的一颗颗小太阳,就如黄文秀这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梦想献给家乡,在我们深切怀念她的同时,不得不为这样一个愿意回乡建设的知识分子而竖起大拇指。
这个时代,最适合青年人来奋斗。变化刺激着青年人的每一根神经,创新成为青年的一种习惯。青年在各个行业领域施展身手,引领潮流,青年人是时代引领者,是快速前进的中华列车的火车头,农村需要青春的活动,需要青年人把最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教给农民,用创意、创新、创造、创业为贫困农村点亮希望。
农村广袤,农村问题那么多,这于青年恰是广阔的舞台。青春才华需要展现,摆脱贫困也需要青春护航。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制胜之法,靠的不是授之以鱼,而是需要青年一代的参与。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6
“心系祖国、情系人民”,这是对榜样最好的诠释。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用奋斗不息践行人生价值、用奉献一生彰显初心使命。一粒粒梦想的种子拔节生长,一个个追梦圆梦的故事无比生动。
奋斗的故事更动人、奉献的人生更出彩。有人说,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有梦想,但是当青春消失还能坚持梦想,才能叫做伟大。四川省达州市离休纪检干部周永开,91岁,仍然坚守着“青山常在、初心不改”的梦想。曾在巴中担任纪检干部的他,怀着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信念,依法依规秉公办事,践行了一名纪检干部的时代使命。离休后,选择极简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大部分的收入和精力倾注于环境保护、捐资助学、传承红色文化等公益活动。在党的98周年华诞之际,他还拿出来自己节俭下来的10万元退休工资,郑重交了一笔党费。周老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执着与坚守,为我们回答了什么是党性纯洁、人格高尚。对他来说,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坚守的是信仰。榜样引领,见贤思齐。我们青年干部不仅要学习周老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崇高品格;更要学习周老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无私精神。这不仅是青年人应有的追求,也是一个时代同行之人该有的姿态。
这就是榜样们的故事,这也是中国九千多万名正在践行着为民服务共产党员的样子:平常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的出来,危难关头豁的出去。学习榜样们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不怕苦、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的坚韧品质。用意义定义人生、用奋斗礼赞时代。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7
有扎根基层的情怀。从大学校园直接就到了农村,面对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也许心里会有落差、也许会迷茫、也许会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有坚定的信心,更要有扎根基层的决心。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并成为白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一年努力,该村荣获百色市2018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的荣誉称号。这种扎根基层、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心安放在人民的心中,那我们的眼睛就能看得见人民的需要,我们的双手就能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就好像一片绿叶,不论飘向哪里,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养育自己的大地!
有乐于学习的情怀。起初在村民眼里,黄文秀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女娃娃,村民的疑问一个个出现:“我们这里穷了很多年了,能脱贫吗?”“你一个女娃娃,能行吗?”乐业县至今未能通高速公路,不会骑摩托的黄文秀就在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一走走了许多年。一点点地向老支书请教,一户户地去贫困户家庭调查,一次次地帮村民解决问题,一天天地了解着村里情况。申请贷款,发展电商,安装路灯,村民们越来越相信这个“女娃娃”。“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群众的事情无论多么细小,多么繁杂和琐碎,都要当成大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办好。
有乐于奉献的情怀。黄文秀用实际行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甘于奉献,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奉献了激情和才智,把农村基层做为施展才华的舞台,把为人民服务做为工作立足点。所谓让人民群众离不开,就是要将自己深深地融入到人民之中,唯有如此,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才能形成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一种离不开彼此的亲情关系。而这种关系就好像绿叶和大地的关系,大地滋养了绿叶,让绿叶和大树一同茁壮成长,而绿叶在秋天飘落后则会回归大地,用整个身心去回报大地曾经的养育!而第二年的春天,大地又会养育出新的绿叶,为春天带来勃勃生机!
基层干部在基层,也许力量很薄弱,不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只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好。每个人的个人条件都不同,能力大小也有区别。如果不能致富一村,可以帮助一户,如果不能帮助一户,可以帮助一名百姓。无论能力有多少,只要服务基层的这盏灯是光亮的,哪怕只是一个光点,就是燃烧的正能量!
黄文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篇8
黄文秀是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脱贫攻坚以来,像黄文秀把年轻的生命定格的扶贫路上的基层选派干部很多,比如大关县天星镇打瓦村扶贫工作队员王秋婷、桐柏县黄岗镇王庄村第一书记田天等,他们为了党的扶贫事业,用年轻的生命诠释对党绝对忠诚,树立了扶贫路上的丰碑,让人敬仰。@年轻干部,你们和“黄文秀”一样同处新时代,长在红旗下,学习典型,反思自己,与“黄文秀”相比还差什么?
面对信仰,是为党,还是为自己?
对于个人信仰,年轻干部有个人不同的选择。黄文秀选择了为党,在上大学期间入了党,如她在入党申请书所写:“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一个人的信仰,决定着人生选向。“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未来,青春用来回忆的。”@年轻干部,你们当抛弃为个人为私的“小九九”,立志许党报国,奋斗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让青春绽放光彩。
面对选择,是城市,还是基层?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条件优越,环境宜人,是年轻人梦寐以求,孜孜追求的地方;农村基层,与城市相比,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农村出来的年轻干部走出去,一般就不想在回来。黄文秀从农村出来的,却选择了“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北师大硕士毕业,选择到革命老区百色,当了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把自己永远地留在了基层。农村基层是个大学校,追梦圆梦的大舞台。@年轻干部,你们当面向未来,面向明天,把“到基层去”作为人生第一选项,到基层学习,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面对攻坚,是出击,还是待毙?
脱贫攻坚,啃的都是硬骨头。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如何对待脱贫攻坚,是对基层干部的考验。黄文秀经受了考验,面对攻坚,她主动融入基层,进农户入田间,和群众做“一家人”,发挥地方优势,用足用活党的扶贫政策,开辟了一条带领群众脱贫的新路子。脱贫一线考验人,也锻炼人提升人。@年轻干部,你们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勇气,自觉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发挥聪明才智,敢拼敢闯,踏出脱贫攻坚新路来。
面对危险,是避难,还是前冲?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危险。党员干部如何面对危险,既是考验责任担当,也是考验对党忠诚。面对危险,有私心的人,多是考虑自己第一,躲避可能带来的灾难;有公心的人,常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减少危险带来的灾难。黄文秀就是有公心的人,面对百色大石山区进入雨季,可能给群众带来的危险,她没有选择躲避,毅然告别家人,前冲在危险一线,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忠诚。危险是锤炼人的“熔炉”,也是检验人的“试金石”。@年轻干部,你们当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精神,用年轻的热血应对人生遇到的危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化险为夷,走向更好明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