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范文网 >心得体会

作文写历史作文参考7篇

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主题,作文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缺乏重要信息,作文是我们思考和总结经验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生活的真谛,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作文写历史作文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作文写历史作文参考7篇

作文写历史作文篇1

一百一十二年的传奇数字,一座拥有者一百一十二年历史的传奇校园。

当微风轻柔地一丝丝柳絮时,当润泽的花瓣还闪烁着晶莹的露珠时,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将金色的光辉披在这座饱经风霜的校园上,我们正幸福地享受着烂漫的校园生活。它,就是淮中。

我有幸与它结缘,也许是命中注定,能够有朝一日置身于这方净土。我梦想过,我努力过,如今梦想成真,我全新认识了它,对它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说到它赫赫有名的历史,那次去观看校史陈列馆所收获到的最令我难忘。

来到管前,我以瞻仰的目光注视着这幢神圣的房子。一幢两层楼高的复古式阁楼想到淮中的伟大而艰辛的百年历史,都会化作物、图、文等形式珍藏在这里,便满怀期待地跟上队伍,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到了展厅,历年优秀学生的照片最引人注目,一张张照片,更是一股股浓浓的爱国情怀。他们背负着伟大使命,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为下届的校友,树立一个杰出的榜样!

还有那一件件校服;一个个故事;李更生为校做出的巨大贡献;人们永记的“五月九日”国耻日……

在一代又一代学子朗朗的读书声中,它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走向一条通向自己人生的道路。今日的奋发向上,见证了它一步步的成长轨迹;明日的伟大成就,铸造了它辉煌的灿烂历史。

悄悄地踏下最后一级台阶,生怕惊动了这栋正在熟睡的房子。再一次瞻仰它,它似乎多了一种淮中特有的气息。

这座伟大的校园浸透着心血,在风雨中生存,在生存中成长。它拖着沉重而稳健的步伐,载着拥有求知欲望的我们在想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用汗水打造他的蓬勃,让他因我们而拥有一段更加精彩的历史!

作文写历史作文篇2

还记得从儿时起就开始被要求背诵各类唐宋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些可都是朗朗上口的。可是那时年纪尚小,还不能理解诗中的内容与含义。知道后来,唐宋诗才在课本上真正的出现,通过解读,领略到了唐宋诗的魅力与内涵。

一开始学到的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中描写了庐山香炉峰上,初日映照,紫烟氤氲,瀑布高挂,飞流奔腾。“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太阳照在山峰上,峰顶云雾弥漫,阳光透过蒙蒙的水气,好像燃起了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水从三千尺高的山峰上很急地流下来。其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中“银河”二字描写的真是十分绝佳,我曾在别出看过此地的图片,气势浩荡的瀑布在图片中就真的好像银河一样,闪闪发光,溅起高高的水花,仿佛要跳跃出图片。

后来认识了许多著名诗人,其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到如今也值得回味。“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水墨写意手法,不着意于形的描摹和线的勾勒,却侧重表现光的晃动和色的变幻,从而生动地展现出西湖山水那变幻流动的光与色之美。而且我们也知道,苏轼是属于豪放派的此人,写词一向大气豪放,他本人也是胸怀雄心壮志。他这样的一个人,写出了如此委婉迷人的诗句,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之一啊。

有一位诗人这样被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就是王维。《终南山》的景色在我的脑海中,至今流连忘返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之后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所以说,王维的诗,不论是山水田园诗还是抒情诗都善于将主观的感情与客观的境融合统一,既含蓄蕴藉,又传神优美,具有自然之美。不仅融入了画家和诗人细腻的情感,又渗透了深刻的含义。

唐代和宋代的诗词可谓是空前绝后,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潮,所以后来变很少又出现可以和唐宋诗媲美的诗句了。但是我们不仅仅是从中学到了历史的风韵,更应该学习如何像前任一样,用诗句留住我们的当下,让后人看到我们幸福和平的现在。

作文写历史作文篇3

阳光斜斜洒进窗扉,捧一杯清茗,在茶叶香气中,悠悠翻开《三国演义》。

这本书,我已看了一个星期,如今也将要读完。在这本书上耗的时间简直打破了我的记录。我以前看书,基本是一目十行,以至最后往往忽略书中微末细节。但遇到《三国演义》,便不得不放慢速度,精读。一是出于对中国四大名著的尊重,二是因为毕竟不是白话文,虽不至晦涩难懂,但读起来也颇费力。

看完整本书,固然对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印象深刻,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周瑜。记得以前听谁说过,周瑜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与其真实形象极其不符。好奇之下,我便查了许多资料,与《三国演义》细细比对。

?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故事广为人知。周瑜被写成一个目光短浅、意气用事、心胸狭窄的人。可当我看到诸多历史人物对周瑜的评价时,却迷茫了。程普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说周瑜“性度恢廓”,刘备也说周瑜“器量广大”。看到刘备对周瑜的评价,我才知道,若一个人真有人格魅力,甚至能得到敌人的推崇。这样的周瑜,应该用雅量高致来形容才是恰当。

那么,《三国演义》之周瑜为何会是如此形象呢?细细阅读各类史料,终于有了几分明白。

历史记载,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赤壁之战更是奠定三分天下之势。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也难怪要被抹黑,不然,会遮掩《三国演义》之诸葛亮的光彩。陈迩冬《闲话三分》中提到周瑜,为他抱不平,说应该是嫉妒周瑜“对孙氏忠、对朋友谅、划策有绝招、风头足、名声好、人漂亮、夫人也是美人”。或许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大约是因为周瑜身在“孙吴集团”吧。

史书中,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东吴便处在十分尴尬的地位。而《三国演义》无疑是拥护刘备的,所以作者极力放大张飞、关羽、诸葛亮的优点。作为《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诸葛亮必须具有足智多谋,高瞻远瞩,胸襟开阔、气度坦荡等优点,而这与史书上记载周瑜的形象太过相似了。于是,作者便贬低周瑜,让周瑜成为了诸葛亮的陪衬品。“三气周瑜”中,诸葛亮次次胜过周瑜,周瑜总是低诸葛亮一等,最后怒极攻心,吐血而亡。其实,并非如此。史书上,周瑜是因病过世的,并且他与诸葛亮并无过节、也无正面交锋。

我不禁为周瑜心痛,仅是因为投身“孙吴集团”,在百姓的口中,他从此便成了目光短浅、意气用事、心胸狭窄的人。多少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从此对周瑜的印象,便停留在这浅显的表层!

幸好,也有许多人,对三国时期历史了解很多,所以他们知道,周瑜的.形象其实与《三国演义》中大大不同。

周瑜绝对是一位名将。大家都知道那场耳熟能详的战役——赤壁之战。经过此战,曹操败,至此,天下三分。这场战役,便是由周瑜指挥。还有,史书记载:唐代时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包括周瑜;宋代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中也包括周瑜。

周瑜擅音律,这点是三国演义中未提到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相传与《广陵散》并称的《长河吟》便为周瑜所作。不管《长河吟》是否为周瑜所作,至少,周瑜确实精通音律。现在,“周郎顾”已成为精于音乐者善辨音律的典故……

查着资料,眼看,天色已晚,夜幕黑沉。我忽而有些恍神,刹那间,似乎穿越了千年历史长河,漫天的烟尘中,江东周郎羽扇纶巾,气度高雅,樯橹灰飞烟灭,熊熊大火映红了天,只他唇边淡笑,温和分明。

那是,我心中的周瑜——少年英才,长身玉立,意气风发。

作文写历史作文篇4

话说“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西安”,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给这座古城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迹。去年暑假,我来到赫赫有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

远望陕西历史博物馆,便是一派大气、雄伟的仿唐代建筑,好像一座盛唐时期的宫殿。馆内共有一百七十多万件宝物。其中的基本馆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史前人类部分展出了距今115万年的陕西蓝田人、大荔人的头骨碎片以及他们使用的石器,陕西不愧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而夏商周时期,多以形状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器为主,有生活用具、礼器、兵器……开启了人类制造工具的先河。之后,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代部分,其中的国宝厅有一尊与众不同的绿面跪射俑,神奇之处在于他的脸是淡绿色的,也是秦兵马俑出土的唯一的一个,虽然面部已经斑驳,但英姿犹在。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才知道每一尊兵马俑原来都是被彩绘过的,封存在地下两千多年,只是在出土的一瞬间,接触空气就迅速氧化、褪色,变成了如今的土灰色。此外,这里还展出了许多兵器,有长短不一的刀、剑、矛,还有各种弓、弩、箭,可见当时秦朝军事的强大。

而后参观的汉、唐部分,则更是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精华所在,这里展出了大量精妙绝伦的金银器和唐三彩,令人叹为观止,体现出古人无穷的智慧与精湛的工艺。其中一个“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机关重重,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香料都不会洒落,而且做工十分考究,有繁复精美的镂空花纹,据说深得杨贵妃的喜爱,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整个博物馆的大大小小的宝物令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是当之无愧的“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作文写历史作文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赤壁·烧出的音符

公元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狭路相逢”。火烧连环船,绵延数百里,火光一片。曹操败走华容道,经几次追杀和埋伏,才得以保全性命。不禁长叹:“若奉孝在,吾不至如此。”身边的人面面相觑,却不敢吱声。木船的焚烧声,海面的浪涛声,萧瑟的风声,沥沥的小雨声,枭雄的叹息声,仿佛都变成音符,演奏着一幕幕历史的戏剧。

煮酒·闪电的音符

凉亭内,两人斟酒互饮,忽地,一人开口道:“不知皇叔认为天下英雄,何许人也?”另一人答之。听罢,却哈哈一笑,“天下英雄,为君与操耳!”“轰”!平地一声惊雷,巧妙地掩饰了筷子落地的尴尬。为三国后来的鼎立之势奠定了基础。轰隆的雷声,竹筷的落地声,爽朗的大笑声,似乎都汇成音符,演奏着一曲曲历史的歌曲。

岁月·历史的音乐

“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时光匆匆,岁月流逝,转眼便已过了数千年。自古至今,人们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唯有经验。“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人们总在不断地吸取前人的教训,来进步向前。他们坚持不懈、奋发向上,创造一个个奇迹,谱写一曲曲乐章。在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已成过往云烟的过去里,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典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历史的洪流已悠悠流过五千余年,回眸历史,我们感慨无数。让我们倾听历史发出的声音,共同奋步向前!

作文写历史作文篇6

为促进初中历史课改经验交流,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9月29日,由德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全市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观摩研讨会在渤海中学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聆听了渤海中学贾荣艳老师和高保新老师的两堂示范课,两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创造高效课堂不亚于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分秒必争。要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两位教师都采用学案式的教学方式,贾荣艳老师在《洋务运动》一课中采用印发学案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学案设计了学习目标,重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收获平台等环节,课件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又紧扣教材重难点丰富了课堂内容。高保新老师的《蒸汽时代》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三个自主学习问题,每个自主学习后紧接着设计三个思考探究问题,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从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及课件都充分看出其用心用力,充分挖掘有用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做了大量课前的准备工作。

巧思妙引,化难为易

有创意的引导,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贾荣艳老师在《洋务运动》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大清国比作病入膏肓的病人,分析洋务运动背景,目的、人物,形象的比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洋务运动内容是重点,这一环节贾老师具体划分了四个药方,同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利用根基腐烂的大树嫁接苹果的漫画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可谓是教学设计的巧思。高保新老师《蒸汽时代》一课的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布鞋和皮鞋,联系生活,使学生初步感受工业革命,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能,可谓是教学的妙引。

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抓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此次两位老师都以学案导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或补充资料,来帮助解决。

学习大事,必作于细

做于细,首要的一点就是抓具体。教学过程是有诸多具体要素构成的,这个特性决定了课堂就是抓具体。具体了才能突破,具体了才能深入,具体了才能落实。贾荣艳老师在《洋务运动》学案中设计了学法导航提出了内容、方法、要求、时间,可见对课堂做了细致的研备,高保新老师《蒸汽时代》一课中教授瓦特改良蒸汽机一环节是特别强调了“改良”两字并提示了蒸汽的“汽”的写法,可见老师对考点易错点把握精准,细致入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反观自己,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并且在备课时尽量地让我们的历史贴近生活。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听课学习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我的学习、反思的热情一直都受鼓舞于老师的高超教学技能和细致的教学思路,张弛有度、开合有法,我将以今日之所学为我将来之所用,如此亦不枉此行。

作文写历史作文篇7

去的已经去了,该留下的也驻足在世人心中。曾几何时,我又回到了那个群雄割据的动荡时代;曾几何时,我又自由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他携手并肩,心神相会……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我躲在庐外,静静陪伴他。他相貌清秀,手摇羽扇,从卧榻上慢慢起来,伸了一个懒腰,然后踱步走向南门,看着庐内悬着的地图,手摇羽扇,在上东西几指,南北三分,嘴角轻挑,自语到“天下大势,不过如此”。然后望着庐外,看了看手中的羽扇说“可怜天下之大,却无你施展才华之地,哀哉”却又大笑起来,如此豁然洒脱!我在庐外轻笑,自语“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羽扇?”不一会,庐外下马三人,仿佛前来会见,可如此三次,才见你一面。我不知道你们谈了什么,但我从此与你离开草庐,踏进那乱世之中。

曾几何时,我坐在刘皇叔殿中,见你左手提宝剑,右手持虎符,发号施令,你出初茅庐却立下如此丰功伟绩,令三军钦佩不已。我知道你的自信,你的泰然,稳坐军中,静待佳音的样子,古今难觅。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曾几何时,我见你和子敬坐卧船中,畅饮美酒,各舒其志。在大雾缭绕的朦胧中。只传来你倜傥的笑谈声,你笑着望着敌人的剑拔弩张,你笑着望着敌将的手足无措。你只轻摇羽扇,指挥三军,酒过三巡,你得意地乘船而去,只见船的两边都插着慢慢的羽箭,你高声谢道:“多谢曹丞相美意”然后立于船头,摇扇而归。那个归途中,我望着满船的箭,心中燃起满腔烈火,它们都是我对你的钦佩,你的智慧谋略,乘着船一直漂流到世人心中。草船借箭成为智慧的化身,在历史中被人们永远铭记。

曾几何时,一场漫天大火燃烧出了你三分天下的理想,你又巧用天时,借得东风,夺南郡,据荆州,一手托起蜀国。一心报效国家,周郎小儿心胸狭隘,终不及你,而死于非命。你江东大殿舌战群儒,你借云长之手义释曹操的美谈广传天下。你诸葛孔明,从此,你就是蜀国的丞相,担起统一天下之大任。人非神明,终有一老。那洁白的羽扇已变得暗淡,步伐也显得迟缓。你用心专注地制造着木牛流马,你垂老的身躯怀着一颗年轻的心,六出祁山,征服南蛮。你怕自己一生所学白白失去,你讨收姜维,传授毕生所学。我知道这样你才安心。

曾几何时,我又听到“问鼎三足怎落脚?隆中见分晓,只盼来登蜀道,再续出师表!我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又与你携手并肩,心神交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作文写人写事的作文400字优质7篇

写除夕的作文最新7篇

写红色基因的作文7篇

写大连海作文7篇

写小黄狗的作文7篇

小学生写樱花作文7篇

写感动的事迹素材作文7篇

写考试总结的作文7篇

作文写诚信的演讲稿7篇

关于写竹子的作文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270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