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我们在面临某些凶险状况时,务必启动应急预案,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核应急预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核应急预案篇1
一、总则
1、编制目的及依据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石家庄市栾城区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乡实际,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地震事件或周边地区地震对本乡造成影响的地震事件的应对处置。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及启动条件
3.1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本乡境内发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波及本乡,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时,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2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本乡境内发生有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本乡有感时,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3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本乡境内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二、组织机构
成立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乡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区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成立后,乡抗震救灾先期处置工作结束。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区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领导下,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总指挥:王洪波(乡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马国辉(乡长)
成员:
三、主要职责
(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运行,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任务,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灾情收集与上报
分管应急的乡领导张佳琪负责灾情收集与上报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田永辉、温立斌等赶赴灾区。
(1)开展人员伤亡数量、地震灾区范围、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调查;
(2)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等调查;
(3)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乡指挥部报告一次。
2.抢险救灾
党委副书记张伟峰负责人员抢救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张保强、朱科伟等赶赴灾区各村。
(1)配合救援人员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级救援队伍开展抢救工作;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上报,并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和蔓延。
3.伤员救治
分管医疗卫生的乡领导曹瑾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苏晓星、赵志芳等赶赴乡卫生院和震区医疗点。
(1)组织开展伤员救治工作,视情况需要,在人员伤亡集中的村设置医疗救护点;
(2)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提出请求支援方案;
(3)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检查、检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4.治安维护
分管治安的乡领导负责领导治安维护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张谦、檀永刚等,组织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干民兵分组行动。
(1)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震区社会秩序维护工作;
(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
(3)做好党政机关、水电设施、银行等重点目标保护工作。
5.宣传报道
分管宣传的乡领导郭建锋负责,岳泽萱、杜欣等共同参加,做好震后的宣传报道工作。
(1)通过各种手段动员全乡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2)迅速与区地震部门取得联系,了解震情及地震发展趋势,按照上级统一口径,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3)做好舆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乡指挥部报告一次,如有负面舆情,立即报告;
(4)配合上级做好媒体接待和社会各界来访工作。
6.综合保障
乡分管政工领导王亚宁负责地震应急保障工作,宋冬琴、李卓等协助。
(1)做好全乡应急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级救灾人员的接洽工作,协助安排办公、食宿、向导等相关事宜;
(3)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有感地震发生后,乡党委和政府主要职责是:
1.进快收集震情、社会信息,上报区政府;
2.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3.协助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科学考察等。
(三)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辖区内或邻乡镇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负责宣传报道的人员迅速收集掌握谣传范围、内容等基本信息,上报区政府及区地震局,协助公安、宣传、地震等部门做好谣言传播来源调查和宣传辟谣工作。
四、应急结束
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震后应急期结束时,我乡地震应急结束。
五、其他事项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乡党委和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发布并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为提高预案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时限最长不超过3年。
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核应急预案篇2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_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全镇人民群众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各级防控预案要求,现制定我院_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完善_防控运行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_病例,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处置和转诊,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早期排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三)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标本采集及运送、医务人员防护等工作。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
二、工作原则
高度重视、联防联控、预防为主、充分准备、依法管理、协调指挥、加强培训、快速反应、尽早上报、规范诊疗、集中收治。
三、组织管理
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治工作和领导,相关重大问题的决策,统一部署预防和控制工作和应急人员的调动。并成立医疗专家组和应急分队、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等组织。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彭凡辉院长
副组长:孙磊、朱美菊
成员:叶文婕、程丽华、王云、尤建、戚晓伟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专家小组
组长:尤建
副组长:戚晓伟
医疗组成员:牛刚、孙加胜、田松、刘双城
护理组成员:梁凤、朱廖荣、谢雪华、吕敏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小组
组长:彭凡辉
副组长:孙磊、朱美菊
成员:叶文婕、王云、桑蕾、程丽华、李勇、赵杰、刘瑶、谢颖君
4、消毒隔离组
组长:彭凡辉
成员:孙磊、李勇、赵杰、赵梓??
5、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云
成员:桑蕾、李勇、赵杰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应对_防控期间的相关工作。本预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五、应急准备
(一)做好物资储备。
各科室要认真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市(区)、县卫生健康局对_医疗救治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各种物资(包括抢救治疗必需的设备、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进行调查摸底,对各种专用救治设施、设备做好登记备案。各科室对缺少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要尽快填平补齐,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储备,并处于可用状态。
(二)做好应急值班。
根据医院应急值班安排,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各科室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保持手机24小时通畅,切不可擅离职守。值班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应急机制和流程,保障应急工作通畅开展。
(三)做好各领域的具体应急流程和应对措施。
包括医院出入口预检分诊、医院病房封闭管理、所有出入人员管理、住院患者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各细分领域的具体防控应对措施和发生疑似_病例后的应急流程等。六、防控措施
(一)实施分层、分级处理原则,逐级处理。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在门诊通风良好的醒目位置设立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和登记报告工作,填写《发热门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初步筛查登记表》,同时对接触过患者的医务人员进行登记。
(二)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
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院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无关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建立与患者、患者家属的线上沟通渠道,争取其亲属的理解支持;及时对外公布院内的防控形态,以免造成患者及亲属的恐慌。疫情期间禁止探视,禁止探视人员进入住院部,以免交叉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不接受任何家属外带食品或用具进入医院。
(三)病例发现与报告。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开展_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在_监测和日常诊疗过程中,应提高对_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
(四)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以及有无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
(五)医院各病区备好隔离房间。
一旦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住院病例应立即单人单间隔离治疗。同时同一房间的其他患者相对集中隔离观察,开展进一步排查。
(六)原则上对于病情不紧急、不严重的患者不安排入院。
发热病人在入院前均应采集咽拭子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并经过详细的“_”排查后收治入院。(七)指定一个病区作为新入院发热患者的集中收治病区,并实行单人单房隔离治疗。
(八)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应按政府规定程序收入相应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转运疑似和确诊病例前,须报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后,经拟收治的定点医院专家会诊评估,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
(九)封闭医院侧门,留医院正门作为唯一进出口,入口处设立临时预检分诊和体温监测点,所有进入院区的'人员须经过体温筛查、流行病学疫情接触史评估分诊以及登记相关信息后方可进入诊区就诊。限制就诊陪同人员数量,所有进入院内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十)所有诊断尚未明确的发热病人不得进入本院病房区域,如确实因病情需要进入本院就诊,需提供发热门诊重点医院排除_的诊断证明书和病历。对于分检排查出的可疑病例,将其安置在我院的临时隔离观察室,拨打县120及时送至县发热门诊。
(十一)做好所有人员健康监测筛查和流动管理。建立早晚检测制度,每日安排专人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住院患者和其他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者按规定报告,进行单人隔离并开展进一步排查。
(十二)对临床科室的陪护人员要求不得外出;对医院的安保人员要求不得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做好自我防护。
(十三)为减少人员流动,暂停住院病人的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外出病房的机会;进入门诊的就诊患者和亲属要求就诊后尽快离开,不得逗留以及走动到除门诊外的其他院区。
(十四)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就地隔离,并报告领导小组和启动科室应急预案,逐级上报。由医院在2小时内组织院内和区(市)有关专家会诊,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原则上转诊至定点收治机构隔离观察或诊治。
(十五)做好院区环境清洁消毒。认真执行通风、消毒制度,正确佩戴口罩,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医院每天安排专门人员对全院所有工作区域、居住区域每日定时通风、定时消毒,特别是加强对病房、门诊等重点活动场所的消毒,做好医院垃圾、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加强医院饮用水的安全管理。
七、预检分诊点设置
1、单独设立预检分诊点,不适用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
2、对发热患者及陪同人员给予并教会佩带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详细登记。
3、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同时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
4、预检分诊人员应按一级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手套),同时做好手卫生。
5、经预检分诊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人员发生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设在急诊科,标识醒目)。
八、发热门诊设置
1、发热门诊和观察室要在独立区域设置,设立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设置隔离留观室;本地区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二级防护着装。
2、应有明显的标识,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患者病情允许,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3、建立接诊病人登记本。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单位、联系方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生签名。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4、建立终末消毒登记本。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5、保持通风良好,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6、防止人流、物流交叉,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
7、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
8、患者转运:非必需情况,不允许患者离开隔离区域;尽可能减少与工作人员、探视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触;如需转运,需使用专用的转运途径转运。
9、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10、患者产生的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废物,用双层医用黄色垃圾袋封扎后送医疗垃圾暂存处。
九、应急措施
(一)建立具体清晰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按照分类诊治、流程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合理调整预检分诊流程,科学调配人员、设备,抽调专门的护士进行巡视,加强患者的管理。
(二)按照要求规范设立隔离病房,对发热患者进行管理。
(三)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发热门诊感染防控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加强医疗场所的通风换气与清洁消毒工作,对经常使(共)用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电话机、电脑鼠标、手电筒等要定期消毒;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院内其他患者的防护。
十、应急培训
核应急预案篇3
为了及时、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全面提高应对各种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和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淮河社区行管中心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结合辖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发生报告后的第一时间,在社区中心的领导和指挥下,由淮河社区中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启动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方案,按照“以人为本”和“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原则,及时抢救和疏散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消除险情,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领导
淮河社区中心成立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政委由社区中心主任陈龙同志担任,指挥长由社区中心党工委委员张术根同志担任,副指挥长由社区中心平安办主任胡阿东同志担任。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淮河社区中心平安办,办公室主任由胡阿东同志担任。电话:
三、雨雪冰冻应急救援职责分工
(一)平安办:负责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事故情况的上报,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负责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
(二)航华派出所: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公安干警进行抢险救助,侦察和维护秩序、保护现场,监控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
(三)区消防大队: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现场灭火、侦察、消除泄露和污染、抢救人员物资和抢修设施。
(四)医疗卫生机构(社会事业科):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护及救护车做好事故的抢险和伤员救助工作。
(五)建设和环境保护部门(城管科):负责及时汇报并配合上级组织建筑技术专家进行建筑灾害事故分析和拟定处置对策;负责协助现场指挥部对抢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指导,提出相应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事故单位:负责疏散人员,关停设备,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应急措施,并配合有关部门工作。
四、雨雪冰冻天气事故(险情)报告和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一)事故灾难的报告
1、发生事故灾难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必须立刻向淮河社区平安办报告,同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先采取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进行及时补报,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
雨雪冰冻事故灾难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险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单位的行业类型、经济类型、企业规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险处理的进展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2、有关部门接到雨雪冰冻事故灾难报告后,应立即上报社区中心,由社区中心上报到省、市、区等有关上级部门或政府。
3、事故灾难报告程序和分工:雨雪冰冻事故灾难报告应严格遵循分口负责、严格把关、及时汇报的原则。各类事故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前,应向社区中心平安办报告,平安办负责向上级安全生产部门上报事故灾难由社区中心报告上级政府。
(二)应急救援现场组织
1、事故灾难发生后,事故单位和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事故的同时,应迅速采取安全可靠的自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淮河社区行管中心有关部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淮河社区行管中心在接到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报告后,淮河社区行管中心主要领导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援。
4、现场抢险救援分组同时进行
(1)现场管理协调组: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秩序、疏导交通、疏散群众工作。
小组成员:由徐珊珊牵头,社会事业科、城管科等部门组成。
(2)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抢救和治疗工作。
(3)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家属接待,处理善后事宜。
小组成员:由李林牵头,计生办、社会事业科等部门组成。
(4)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5)信息新闻组:负责事故的收集、整理、报告和新闻发布等工作。
小组成员:由赵荣牵头,党政办公室等部门组成。
五、工作要求
(一)淮河社区中心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学校、公众聚集场所等,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专人负责,选配专门力量,并对参加人员进行培训、演练;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积极配合和服从办事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及各专业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二)各单位应根据社区中心应急救援方案,结合本行业特点,认真制定本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方案。
(三)各现场抢险救援组,应由牵头单位负责,落实具体抢险救援人员,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分工。
(四)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积极参与应急救援。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义务。
(六)本《预案》于发布时间起开始实施。
核应急预案篇4
一、火灾应急的组织架构:
1、为了统筹指挥,工厂确定注册安全主任为火灾总指挥,负责火灾应急时的全盘指挥工作。注册安全主任在火灾发生时不在厂内时总指挥由工厂行政副总担任;节假日期间由工厂安排的值班负责人担任;
2、保安组长是火警时的副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现场具体的灭火抢救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
3、总指挥、副指挥和现场指挥应在接到火警后的第一时间内赶到火灾现场;
4、为配合灭火抢救工作,工厂特成立消防突击队,由保安员和各车间的基层骨干组成。在总指挥和现场指挥的领导下进行灭火抢救的具体工作或协助消防队参与灭火抢救工作;
5、各部门或车间在火灾发生时应随时听任总指挥的调度,参与灭火抢救工作。
二、火灾发生初期的应急响应工作:
1、在本部门(或车间)发生火灾时,在岗员工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扑灭火源;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扫射;
2、当火势未能得到控制时,要立即通知当班保安和安全负责人(本司由人资部主管担任);
3、当班保安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全厂警戒并通知保安组长迅速调集全体保安员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赶到火灾现场参加扑救,并且做好火灾现场人员秩序维护和无关人员的疏散撤离工作;
4、当火灾蔓延到非本厂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时,在岗员工应立即敲破玻璃按响火灾按钮使用消防水栓,并安排报警——119,(报警人员应向消防部门详细报告火灾的现场情况,包括火场的单位名称和具体位置、燃烧物资、人员围困情况、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消防车,以便消防队员把握火灾情况和尽快抵达,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抓住救灾时机;
5、火灾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指挥在接到火警后应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火灾现场指挥扑救工作,指挥设备维修组把电梯迫降到底层,并切断生产区的.电源,同时保证各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
6、火灾警报拉响后各部门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组织本部门(或车间)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待命;
7、人资部立即组织司机疏散本厂内停放的车辆和厂门口的障碍物,以确保救灾现场的畅通和车辆用急。
三、火灾的灭火扑救工作:
1、火灾应急总指挥根据现场的情况对消防突击队进行初步分工,分别成立灭火组、抢救组、供水组、后勤组等各个小组,做好消防队到来之前的辅助性工作:如火灾情况的调查、人员受困情况的初步估计、各消防设备的准备就绪、救灾道路的畅通等,并随时与消防队保持联系以汇报情况;
2、消防队赶到时,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总指挥应立即向消防队员详细汇报火灾情况,协助消防队制订灭火扑救方案;
3、消防突击队应以“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果断地协助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任务;
4、各部门(或车间)的主管人员随时为消防队员和消防突击队提供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为灭火扑救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并随时听从应急总指挥的调度以参与灭火扑救工作中去,并且积极配合医疗救护人员参与人员的急救护理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四、火灾事故的处理工作:
1、火灾扑灭后,各部门(或车间)应立即清点本部门(或车间)的人员和受损物资,尽快确定人员伤亡和物品损失情况并向厂安委会汇报,安委会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存档;
2、人资部应尽快协调各部做好医疗救护工作,包括医疗经费的提供、受伤人员的住院安排与护理以及以意外伤害保险的理赔工作等;
3、设备维修组配合相关部门(或车间)人员对受损设备尽快安排修复并投入生产产使用;
4、以安全主任为主,各安委会成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调查火灾发生原因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5、安委会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同时总结本次火灾事件的教训,在全体员工中实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疏散自救方法: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每个人应对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筑结构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时应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也应当养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的习惯,便于关键时刻逃离现场;
2、保持镇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灾时应保持镇定,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尽量往空旷或明亮的地方和楼层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通过阳台,气窗等往室外逃生;
3、不入险地,不财物:不要因为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浪费宝贵时间,紧记生命最重要;
4、简易防护,掩鼻匍匐:往过有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湿毛巾或湿毯子掩鼻匍匐撤离;
5、善用通道,莫入电梯:发生火情尽量使用楼梯,或利用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安全地点,或利用下水管道滑下楼脱险;不可进入电梯逃生;
6、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如在房内侧手摸房门,感到烫手,千万不能开门,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窗门,用湿毛巾塞住门缝,不停用水淋湿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
7、传递信号,寻求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在阳台、窗口(白天可用鲜艳的衣物在窗口晃动,晚上可用手电等物闪动或敲击物品发出声音求救)传递信号求救;
8、火已近身,切勿惊跑:如果身上着火切勿惊跑和用手拍打,惊跑和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住火苗,能及时跳入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更有效;
9、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楼层起火后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等制成简易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户或阳台沿绳滑至下面楼层逃生。即使跳楼应在消防员准备好逃生气垫并且要求楼层在四层以下才考虑这一方式。还可选择水池、软雨蓬、草地等,如有可能应先丢下大量棉被,沙发垫或打开大伞跳下。
核应急预案篇5
为切实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妥善处置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保障全体师幼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保教秩序,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幼儿园安全稳定,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宣教结合;精心组织、快速反应、沉着应对的原则,认真做好预案编制和预案演练工作。
二、组织结构
1、应急领导组。组长:黄淑卿。职责:统筹组织好整个应急过程。
2、宣传教育组。组长:张姗姗。组员:各班班主任。职责:稳定全园教职工、幼儿及家长的情绪,帮助他们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及应急措施,从而能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3、安全保卫组。组长:黄开建,组员为门房人员。职责:及时清理道路积水,打开下水井盖,保护好配电设施、等重要部位不进水;走廊大厅铺设防滑垫,避免滑倒摔伤事故的发生。
4、卫生保健组。组长:陈义萍。职责:尽快了解事故产生的后果,对轻微伤口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马上与班主任一起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
5、后勤保障组:组长:杨云萍。职责:提供发生事故、处理事故、善后事故时所需的一切必需品。
三、防范措施
(一)建立全面的联系网络:
1、园领导和各小组组长的手机必须做到24小时开通,并告知全园教职工(包括宅电)。
2、规范应急上报电话:防火报警电话:1
19、报警电话110。
3、园领导和各小组长必须备有全园家长、教职工(包括家属)、电话和手机(每位班主任也人手一份)。
(二)加强应急知识培训:
1、认真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对自己的职责要设想全面、考虑周到。做到平时防患于未然,事故发生时应对沉着,措施细致周到。
2、加强全体教职工在事故处理方面的防范应急知识培训与测试。
(三)应急物资准备:
1、设立应急隔离室。将保健室内的观察室作为隔离室,并添置相应的物品:消毒纱布、消毒药水、包扎纱布等。
2、添置应急人员所必备的口罩、白大褂和医用手套。
四、应急措施
1、当台风和暴雨来临时,宣传组负责通知各班关闭教室、楼道的门窗;幼儿休息要待在室内,在楼梯、走道上行走时要小心路滑。放园时没有家长接的幼儿一律等由值班老师负责管理照应,直至家长接领。
2、总务主任、当班门卫负责对校内及大门口地势低洼区域的路面清理,防止路面积水过深,走廊通道铺设防滑垫,防止幼儿跌到摔伤。
3、后勤保障组组织教职工及时清扫散落在地的各种垃圾、丢弃物等,防止垃圾被水冲散阻塞下水道而造成排水不畅和积水成灾。
4、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校内积水和路面情况巡视检查,要及时组织清洁人员排除影响师生安全行走的树枝等各种障碍物。在地面坑、洞或窨井盖掀开处,放置标示物,以防止行人不慎绊倒或跌入。
5、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加强对学校灾前各项防护工作的检查,督促有关人员履行职责,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
6、发生灾害事故时,行政值班人员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救援和指导。
: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地质应急预案6篇
★ 滑坡应急预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