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范文网 >活动总结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8篇

一个出色的工作总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通过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8篇,供大家参考。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8篇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1

依据20xx年部分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意见,在上级行政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突出重点,有效地控制我区重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圆满地完成了20xx年的工作计划,现将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人员、技术、物资准备是应对霍乱等腹泻病疫情的基础。

根据实际调整霍乱等腹泻病防治机动队,将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纳入机动队队员,区疾控中心将防疫、后勤、化验等科室纳入机动队,各卫生院将防疫、临床、化验等纳入机动队,全区共成立21支队伍,同时分别成立流调队、消杀队、后勤保障队、临床治疗队。配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医疗救治等必需的药械、防护用品等,全区购置消毒药品84消毒液4000余瓶、优氯净300kg等一大批消毒药品,各级医疗机构购置个人防护用品60余套,医院、卫生院设置规范的腹泻病门诊,设置腹泻病门诊18处,并按时开诊,准备足够数量的霍乱快速诊断试剂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基,全区购置诊断试剂2700套,各医疗机构自行配制足量培养基。

4月份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霍乱防治技术培训,我区参加人员达到42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5月份对辖区部分专业人员及村医进行了霍乱、伤寒、菌痢等肠道传染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诊疗、疫情报告、标本采集、病原检测、病例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源地处理等技术水平,培训人员达到780人次。

2、加强疫源检索,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霍乱病人。

规范医疗单位门诊腹泻病诊疗工作,切实做好腹泻病人霍乱弧菌快速检测工作,对快检阳性或症状典型病例(水样便)做霍乱弧菌培养。全年共报告腹泻病病例821例,检测318人次,培养82份,通过实时监测,为及时发现病人,有效控制霍乱的发生起到决定性作用,该年度及时处理监测假阳性报告2起。

全年采集外环境标本357份,其中水标本17份,海产品标本170份,剩饭菜标本170份,监测结果未发现o1、o139霍乱弧菌,为及时发现外环境霍乱弧菌污染情况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严格疫情报告和管理制度,规范疫情调查处理。

严格按照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方式报告霍乱疫情。19处医疗机构及时于4月1日腹泻病门诊开诊,开诊期间实行霍乱疫情零病例、周报告和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直医院及时将监测情况上报,同时加强辖区内村卫生室腹泻病疫情主动搜索,该年度主动检索219次,发现腹泻病人134人。

4、加强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建设,做好医疗单位腹泻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

17处卫生院及2处区直医疗机构均按照《山东省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工作规程》要求设置腹泻病门诊,建立腹泻病疫情的登记、报告、自查制度,做到了“逢泻必登、逢泻必报、逢疑必检、逢泻必治”。在腹泻病门诊开诊前和开诊期间,对腹泻病门诊分别进行了技术指导,确保腹泻病门诊正常开诊,指导腹泻病门诊规范设置,防止疫情的漏登、漏报、漏检。全年督导检查219次,签发指导意见书219份,提出指导意见1000余条

5、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控制是夏季肠道传染病控制的重要任务。20xx年全区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317例,菌痢49例,其他的感染性腹泻中以小儿腹泻为主的特点,将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纳入常规免疫,全年接种3220人次,同时加强腹泻病防制的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手足口病防控仍是20xx年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我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防病意识。采取专题讲座、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共向群众发放明白纸17万余份,发放宣传画5000余张,印发宣传彩页5000余份,做到人人明白什么是手足口病,如何传播,如何防控等等。各医疗单位在显要位置开设了宣传栏,全区开设宣传栏68期,同时将手足口病知识专题讲座在区电视节目中不间断滚动播出。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利用电视转播插播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先后编发了4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简报,对全区的疫情及时进行通报分析。中心派专业人员到各乡镇培训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对医务人员、幼儿教师、乡村干部培训达40余场次。通过以上措施把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知识传给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积极预防手足口病。

2、是搞好晨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本辖区内的7岁以下儿童进行晨检筛查,对发现有发热等症状的儿童及时送医院就诊,确保每一名发病儿童能及时到医院进行救治。以村为单位举办7岁以下儿童家长培训班600余场次,向家长传授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控意识,共同做好晨检筛查。

3、做好消杀工作,防止聚集性病例发生。督导检查是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消杀方面,全区消杀药品优氯净5吨,生石灰40余吨,消毒液5000余瓶,各乡镇成立了消杀队,统一对幼儿园、小学、儿童家庭进行全方位消杀,严防疫情的爆发流行。同时加强对疫情重点村、幼儿园的隔离消毒工作。督导方面,全年医疗机构督导1810次,托幼机构督导920次,中小学524次次,村级督导283次。凡发生2例以上患者的村庄列为疫情重点村,幼儿园列为重点幼儿园,严密监控,签发监督意见书160余份,停园16所,有效地控制疫情的爆发流行。

4、信息畅通,处置有效。手足口病病例及时网络直报,及时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大便标本113份, 113例病例录入数据库,特别是对群集性爆发疫情在对患儿采集标本的同时,及时对密切接触者采集标本,依据流行的主要毒株,有的放矢开展防制工作。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281例,依据疫情报告及时进行了疫点的处理,全年共处置疫点1582处,处置重症病例3例,聚集性疫情7起,均进行了流调、标本的采集、疫点的处理。各医疗机构每月将手足口病的防控信息报疾控中心,及时调整防制策略。

5、建立及时救治机制,维护患儿生命健康安全,业务培训是提高手足口病防制的基础。

对医院门诊、病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组织精良的设备、优秀的人员和充足的物资全力投入到了手足口病救治工作中。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手足口病救治规章制度,设置了手足口病救治流程,对就诊患儿预检分诊、留观、门诊报告卡填写、门诊日志填报、网络直报都进行了规范。为手足口病患儿提供比较完善的救治服务。卫生院在救治工作最前沿,确保对每一名发病住院儿童都能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服务。在卫生局的带领下,加强业务督导,全年督导72次,确保患儿的及时救治。加强业务培训,全年开展区级业务培训2次,培训204人次;乡镇级业务培训17次,培训人员702人次。

三、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制是冬春季节传染病防制的重要任务

1、及时做好人禽流感的疫情调查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

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及时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流感样病例的调查和应急处理工作。按照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人禽流感应急预案》等文件和技术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及病原学检测工作。依据《泰安市职业人群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我区负责家禽规模养殖户(场)的监测工作,3月份完成25份职业暴露人群的血清流行学的监测任务,完成16份的水、物体表面、粪便等环境标本采集任务。未检测出h5n1、h9n2、h7n7禽流感病毒。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流感样病例重点监测医院,全年共报告1897例。

2、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防控工作。

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组建医疗救治专家小组和流行病学应急工作小组。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小组,开展了各项防控工作。投购置了个人防护用品。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发热门诊管理,医疗机构严格实施预检分诊制度,开展了发热、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监测,明确了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流感防治手册和宣传折页20xx册、宣传单3万多份,发放到学校机关和千家万户。悬挂横幅1384幅。实现了与社会公众互动,消除了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3、冬季季节性流感的预防与控制是呼吸道传染病防制的重要内容。疾控人员走进社区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讲解冬季呼吸道传染病控制措施,同时开展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全年共接种承认4971人次,儿童5926人次,对季节性流感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20xx年接种23价肺炎疫苗5926人次,对相关肺炎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

四、狂犬病防制工作是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的传染病防制的重点,布病的防制则是皮毛加工行业疾病防制的关键

20xx年处理狂犬病疫情1起,进行个案调查、消毒处理、疫苗接种及犬类处理等,及时消除了疾病扩散的隐患。全年处置犬伤3756人次,接种被动免疫制剂197人次。该年度处理一犬伤多人事件1起,被伤7人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及伤口处理,同时采集家犬1只送省cdc进行带毒情况检测。9月28日是第6个世界狂犬病日, “共同行动,让狂犬病成为历史” 以主题开展宣传工作。悬挂横幅18幅,发放宣传单4000份,咨询500余人次。全年开展狂犬病防制专题讲座18次,发放宣传单20xx0余份,咨询5000余人次。

20xx年报告布病13例,均为祝阳梭庄从事皮毛加工人员,由于历史的原因管理难度较大,疾控人员深入家庭开展布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一次,发放宣传单350份。经过努力工作得到认可,对相关人员采集血样20份,有13例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

五、发热伴、恙x的监测

发热伴的综合性研究工作,发热伴的综合性研究为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区按照省调查方案积极开展相关的调查、标本的采集工作,报告发热伴16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疫情处理及标本的采集,实验室确诊14例,对确诊的14例开展1:3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调查42人,分别在2、3、4三个季度在化马湾、山口、祝阳、徂徕、北集坡、夏张开展11次鼠类标本采集工作,捕获鼠类142只,采集鼠类标本1136份,采集到稀有鼠种北小麝鼳1只。采集动物血清标本588份,其中牛113份、猪249份、羊106份、犬120份,采集8个年龄组健康人血1536份。为发热伴的病因探讨、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开展恙x监测,报告病例 10例,均进行个案调查,采集血清标本10份,焦痂3份,其中阳性焦痂1份,为我区恙x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六、疟疾防治工作是实现消除疟疾控制目标的重要步骤

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xx—20xx年)》和《山东省消除疟疾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任务,制定了《泰安市岱岳区消除疟疾工作实施方案》、《泰安市岱岳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两年工作计划》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完成了“三热”病人5744份血检。20xx年报告疟疾病例1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按照要求进行个案调查,标本的采集及疫点的处理工作,开展健康教育80万人次。开展蚊虫类采集2次,基本摸清我区蚊虫种类的分布。

七、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加强传染病流行病学和检验技术队伍建设。同时各卫生院调整内部人员结构,把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热爱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人员配备到传染病防控工作岗位,保证传染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围绕传染病防控的各种法律和法规、预案和规划、规范和方案开展培训,20xx年完成了670人次的全员培训。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在区工委、管委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区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医改工作为主线,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狠抓民生工程项目和医改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到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实施方案、资金保障、督导检查“五到位”,确保了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卫生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一)新农合工作

我区农业人口99094人,2013年参合人数90374人,参合率为91.2%,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截止目前,新农合补偿金额为785万元,资金使用率为26%。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为67%,各项指标良好,均符合政策要求。

(二)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助

2013年,我区结核病人医疗救助任务24人,截止5月份,已完成16人,完成任务的67%;救治任务68人,已完成34人,完成任务的50%。

(三)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一是免费婚前检查工作情况。2013年,婚检目标任务2200人,1-5月份完成1002人,完成任务的45.5%;二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任务1200人,1-5月份完成补助510人,完成任务的42.5%;三是计划免疫工作。计划接种任务33000针次,1-5月份接种13787针次,完成任务的41.7%。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是居民健康档案。 截至5月,建立规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9542人份,完成任务的67.6%。

二是健康教育。今年全区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活动40次,参加活动4314人次,设置宣传栏123期,印发宣传资料10200份。

三是免疫规划。1-5月份,全区预防接种儿童建卡管理847人。儿童预防接种13787针次,完成目标任务的41.7%,接种门诊信息录入率100%。开展了异常反应报告和麻疹、脊灰监测。

四是传染病管理。健全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1-5月份,全区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231例,及时报告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无死亡、漏报病例。各医疗机构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制度,举办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开展了对辖区村卫生室督导检查,按要求及时开展了辖区内的疫情处理。

五是儿童保健。1-5月份,全区0-6岁儿童保健管理6687人,完成任务的64.4%;0-3岁儿童系统管理3580人,完成任务的94.7%;新生儿访视550人,完成任务的41.6%;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512人,完成任务的30.1%;听力筛查561人,完成任务的33%。

六是孕产妇保健。1-5月份,全区孕产妇保健管理777人,完成任务的45.7%;孕产妇系统管理680人,完成任务的35.9%,产后访视550人,完成任务的41.6%。

七是老年人保健。全区老年人规范管理任务数为4367人,已规范管理5078人,规范管理率61.8%。

八是慢性病管理。全区高血压年度规范管理任务数为4084人,截止5月份规范管理5567人,规范管理率54.5%。糖尿病年度规范管理任务数为2107人,已规范管理2285人,规范管理率43.4%。

九是重症精神病管理。重症精神病病人管理任务数为247人,已规范管理233人,完成任务的94.3%。

十是卫生监督协管。全区共确定9名卫生监督协管员,44名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员,协助管理相对单位117家。截止5月份,开展205次巡查,报告信息30次,覆盖率达到85.6%。

二、基层医改工作

(一)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制定下发了《毛集实验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使用和采购试行办法》,设置了药品采购卫生局集中审批权限,有效控制了限价药品和补充药品的采购比例。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网上药品采购,并对药品的采购程序、监督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补充完善。

(二)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制定下发了《毛集实验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毛集实验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货款支付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毛集实验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对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收入支出管理、药品采购回款、固定资产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乡镇卫生院的运行管理机制。区财政将基层医疗机构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保证了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机构运转和卫生院的发展。

(三)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分配激励机制。制定了《毛集实验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细则的通知》(毛卫字[2012]28号),对乡镇卫生院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绩效工资与考核直接挂钩,按照各自岗位承担的职责风险等因素,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按照基础与奖励6:4的比例确定绩效工资。合理运用考核结果,严格控制医疗机构的奖惩,对完成考核任务的,医疗收入部分返还卫生院,用于人员奖励和医院发展,对连续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对单位负责人和个人进行待岗等处理。

(四)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一是完善村医准入、退出及养老机制。制定了《毛集实验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毛管字【2010】44号)和《毛集实验区村医准入退出管理办法》,规定了村医准入范围、条件和管理模式,对乡村医生的资格、条件进行了审核、确认和公示,目前村医准入工作已完成。二是落实村医养老政策。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村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村医发放养老金。三是兑现村卫生室补偿。根据村卫生室和村医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多渠道予以补偿。按照政策要求及时拨付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药品零差率、一般诊疗费等各项资金,保证了村卫生室正常运转。

在开展民生工程和基层医改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加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各项卫生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在汲取往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整改完善,规范提高”的工作思路,做到“五个强化”:

(一)强化考核奖惩。年初制定下发了《关于明确卫生民生工程任务进度的通知》,对民生工程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将任务进度细化到每个季度、每个月。建立了目标管理、定期督查、质量检查、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五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机制,共开展专项督查15次,接受“来电、来访”5次。针对往年工作中存在时间紧、任务重、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在督查过程中,把规范化、标准化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因素。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反馈,现场指导,限期整改,跟踪落实。同时,把月调度和季调度结果作为考核依据并实行约谈制,对工作推动不力、进度缓慢、效果较差的责任单位,先由局分管领导召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第一次约谈未改进的,由局主要领导约谈,直至符合目标要求。

(二)强化资金保障和管理。加强对民生工程资金的管理,设置专户、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证拨付进度不低于序时进度、支出进度不低于项目实施进度。截止目前,已下拨民生工程资金265万元。对个别项目实行应急预拨,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在上级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要求各镇卫生院自行垫付资金,待资金到位后再进行结算,确保了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三)强化工程类项目的`后期管养和维护。

制定下发《毛集实验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管理养护细则》,明确了管养责任人。定期不定期对2007年以来已建成的所有工程类项目进行检查,重点查看管护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管护资金的安排和使用,项目的运行和效益发挥等情况。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和服务,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前期工作。确保工程类民生工程早规划、早设计、早开工。如夏集镇卫生院和焦岗湖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下达后,及时与财政、城建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做好项目用地、设计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委托代理机构全程代理,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顺利完成了项目招投标工作。

(四)强化补偿类项目的管理和规范。

对重大传染病救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免费婚前检查等补助类项目,突出方案完善、业务培训、程序规范、指标监控、补偿公示和纪律保障。一是重大传染病人救助。严格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初审、复审、报批、发放等多个环节层层把关,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对已发放的患者名单和金额,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予以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二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印发了《毛集实验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方案》和《毛集实验区免费婚检医学检查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发动,区保健所印发了宣传彩页2万余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指导卡3000份,为加快实施进度,区管委主持召开了民政、妇联、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和时间进度。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由各镇卫生院先行垫付,产妇凭补助卡等资料直接签字领取,资金到位后,由区卫生局统一下拨至各镇卫生院。

(五)强化服务类项目的延伸和效能。

突出乡村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新农合等已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的规范管理、健康运行和效能发挥。

一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上半年共召开4次“乡村一体化”和2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调度会。加强对村室“五统一、两独立”及社区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财务管理、药品统管,业务开展和双向转诊制度、落实基本诊疗项目和基本药物价格公示等“四项”管理措施,目前管理和服务工作进展较好。

二是新农合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新农合管理。

制定下发了《毛集实验区新农合基金住院费用支付总额预算管理的暂行办法》和《关于调整毛集实验区门诊统筹总额预算管理实施方案》,转发了省农合办《关于新农合一般诊疗费收付办法(试行)》等文件。二是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4月份,请市级医院专家对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指导,计划7月份再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监督管理制度、资料审核方法、新农合会计财务制度基本信息收集管理等工作。三是加强监管,有效控制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强参合人员的住院管理,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严格控制住院医学检查。实行月次均住院费用标准和目录外药品使用比重控制制度。四是防范基金透支风险。由于我区农业人口数量有限,基金总量较少,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区财政和卫生部门根据这一情况,加强沟通协调,通过设立新农合基金支出专户等方式,合理控制基金支出,按照新农合总额预付等拨付方式严格程序、科学统筹,合理控制基金支出,降低了基金运行风险。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氛围。在原有宣传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宣传时效,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交给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完成计划。对照年度重点工作,逐项摸排,通过倒计日程,将各项工作逐一细化、量化,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计划完成。

(三)加强督查,严格管理。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全面督查和抽查。并将督查结果以文字形式及时反馈被查单位,限期整改落实到位。

(四)全面落实配套资金。实施较早的民生工程项目需区级配套资金已列入年预算,其他必须配套的资金,均按支出进度需要,由区财政垫资拨付。我们将逐单位逐项目核实核准,确保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不留缺口。

(五)严格考核,奖惩到位。按照目标管理责任状规定,年底逐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全年卫生工作目标管理内容,按规定兑现奖惩。

1、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对相关科室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初稿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经局领导签发后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进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全年共下发规范性文件6件。同时,对本局草拟(以xx市人民政府名义下发)的《xx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3个预案进行了合法性审查。

2、开展卫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点评工作。2013年10月,邀请了5位专家、教授对我局提供的2例卫生行政执法案例开展点评工作,主要点评执法案例的执法程序是否规范、证据采集是否到位、处罚依据是否正确。点评结束后,我局对2例行政执法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其中1例已被市人民政府作为2013年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向全市发布。

3、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对我局2010年出台的《xx市卫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试行〉》进行了部分增补和修正(订),组织市卫生监督所对增补和修正(订)部分进行集体讨论。2013年12月份,下发了重新修订的《xx市卫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4、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一是将《xx市卫生局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和《xx市卫生局行政诉讼应诉制度》在本局网站发布。二是2013年9月份,xx市xx区某药房对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接到《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我局在法定时间内向市法制办递交了《行政复议答复书》,后经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调解,双方达成何解意愿,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下达了《行政复议和解书》,案件审理完毕。2013年11月份,xx市某律师事务所的2名律师以我局门户网站内容长期未更新为由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后经我局与该律师事务所的2位律师和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进行沟通和协调后,2名律师主动撤销了诉讼状。

5、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参加“六五”普法考试。2013年6月份,市卫生局组织市卫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在莲湖广场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7月份,在火车站广场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9月份,按照市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组委会的要求,组织局机关部分干部参加了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的答题工作。与此同时,组织全局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无纸化软件系统开展法律法规政策知识自学,学分均达到满分40分,11月份,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普法考试,95%以上的参考人员普法考试成绩在优秀以上。

6、迎接市人民政府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年终考核。12月20日,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杨安定带队,对我局2013年依法行政工作进行现场考核,从考核结果来看,我局荣获全市所有被考核的市直机关、国省驻衡单位第一名。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3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公正便民为基本要求,切实推行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民主监督,方便了群众办事,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强化领导,健全政务公开组织体系

为使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中心着眼于建立政务信息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中心成立了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的具体事务。在工作中,强化“一把手挂帅、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个人”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今年来,中心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县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其他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规定,并研究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责任、审核、监督等制度,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规范内容,提高政务信息质量

根据县信息公开办公室的要求,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内容的补充以及已公开内容的删补。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

三、运用载体,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形式

在进一步通过政府信息网后台,不断完善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建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性。一方面对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开展系列宣传和专题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关注和支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窗口公示、电子政务等平台,提高发展和改革工作的透明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工作开展落实不够。工作进展迟缓,公开成效不明显。三是监督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监督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正,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4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我市1941年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鼠疫细菌战的侵袭,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和鼠间鼠疫的流行,1990年和1991年我市应用放射免疫法,曾从3份褐家鼠血清中检出鼠疫f1抗体。为了掌握我市疫情动向,严防鼠疫历史疫源地死灰复燃和鼠疫的传入, 20xx年我们根据《湖南省20xx鼠疫监测实施方案》和《湖南省鼠疫监测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试行)》,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现将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一、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一)监测工作部署与培训

1、健全监测队伍,制定工作计划

中心有领导分管此项工作,流病科、检验科负责具体实施,20xx年2月制定了鼠疫监测工作计划。

2、召开工作会议,制定监测方案

为全面落实鼠疫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完成,根据《湖南省20xx鼠疫监测实施方案》,中心制订了《常德市20xx年鼠疫监测实施方案》。

3、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鼠疫防治知识培训

(1)参加上级鼠疫防治知识培训、会议

①20xx年4月20日,参加了省疾控中心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②20xx年8月27-28日,中心主任参加了省卫生厅召开“第十九届中国南方鼠疫联防工作会议”。

(2)举办有关鼠疫的知识培训、会议

4月29-30日,中心召开了全市疾控业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鼠疫等重点疾病监测工作;6月初,中心组织专家在石公桥镇中心卫生院主办防保人员和当地群众鼠疫相关知识培训会议,培训知识包括鼠防诊断治疗、消毒防护隔离、预防控制、疫情报告等,并重点强调了鼠疫预防“三报、三不”,对鼠疫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监测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20xx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鼠疫监测专项经费10.2万元已拨付到位,市财政配套拨款2万元,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财政部以及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的要求,专款专用,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监测内容

(一)人间鼠疫监测

1、监测范围:

以鼎城区石公桥镇为中心,半径5~10km所及范围内的村。

2、监测任务

(1)做好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执行鼠情疫情“三报”制度,即对监测区内发现的疑似鼠疫病人、急死病人和不明原因大量死鼠(以及其它野生动物)及时报告。

(2)正常人群血清学监测:6-9月份在监测范围内采集正常人血清标本200人份。

(二)动物间鼠疫监测

1、监测时间:6~9月份每月上旬。

2、监测范围:以鼎城区石公桥镇为中心,半径5km所及村,发现阳性材料,以阳性点为中心外展5km。

3、鼠数量监测

(1)家栖鼠类与数量:在鼎城区石公桥镇每一监测月份选择50户居民有代表性的房间100间,每间房夜间布笼一个,以油条为诱饵,连续布放3天,4个月至少1200笼次,若发现捕了鼠及时送实验室(取鼠后继续放诱饵捕鼠),计算捕获率,进行鼠种鉴定。

(2)野鼠种类与数量:鼎城区石公桥镇每一监测月份选择1~2种有代表性生境,每种生境布鼠笼100笼,用油条做诱饵,连续布放3天,4个月至少1200笼次,计算捕获率。对捕获的鼠类等动物进行标本制作。根据动物的种类,每种动物制作1-2个标本,以后每年发现新的动物种类制作新标本。

4、媒介昆虫监测

鼠体蚤:捕获的活体鼠单只装袋,乙醚麻醉后梳检,每月梳家、野鼠至少30只(其中野鼠至少8只),4个月至少120只以上。计算鼠体蚤平均指数和染蚤率。对梳检蚤进行分类鉴定,根据种类制作玻片标本,每类制作至少2个标本,以后发现新的蚤类制作标本。

5、血清学监测

对所捕获的`老鼠全部采血并分离血清保存。

三、监测结果

(一)人间鼠疫监测

1、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鼠疫防控健康教育。6月初,中心组织专家在石公桥镇召开防保人员和当地群众培训会议,向当地群众发放鼠疫宣传册3500份、宣传单6000份。

2、健康人群血清学检测

20xx年共采集健康人群血清202份,采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全为阴性,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分别见表1、表2。

表1 健康人群血清鼠疫抗体检测年龄性别分布表性别年 龄(岁)阳性0-1515-50>50合计男3234391050女372634970合计6960732020

表2 健康人群血清鼠疫抗体检测职业分布表性别职业阳性农民学生教师合计男703231050女60370970合计1306932020

(二)动物间鼠疫监测

1、监测县基本情况:

监测县名称:常德市鼎城区,人口:851539万人,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以农业生产为主。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20℃。监测点名称: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总面积:58.61平方公里。

2、鼠密度及鼠种构成

(1)监测点6~9月共布放鼠笼2400笼次,共捕鼠128只,总捕获率5.33%;优势鼠种以褐家鼠为主(81.25%),其次依次为小家鼠(17.97%)、黄胸鼠(0.78%)。其中室内布笼1200笼次,捕鼠83只,鼠密度为6.92%,优势鼠种为褐家鼠(73.49%),其次为小家鼠(25.30%)、黄胸鼠(1.20%)。野外布笼1200笼次,捕鼠45只,鼠密度3.75%,优势鼠种同样为褐家鼠(95.56%),其次为小家鼠(4.44%),见表1。

监测点生境布笼(笼)捕鼠(只)捕鼠率(%)分 类(只)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石公桥镇室内1200836.9261211野外1200453.754320合计24001285.33104231

20xx年6-9月每月布笼600笼次,捕鼠率分别为5.50%、6.60%、4.83%及5.00%,监测点宿主动物密度及分类调查分月统计见表4

表4 20xx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鼠疫监测点宿主动物密度及种类按月统计表

监测点月份布笼(笼)捕鼠(只)捕鼠率(%)分 类(只)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石公桥镇6600335.5025807600366.0029708600294.8325319600305.002550合计24001285.33104231

3、动物血清学检测

20xx年共捕鼠128只,采集血清标本128份,采用鼠疫微量间接血凝试验(pha)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均为阴性。

4、鼠类标本制作

对捕获的鼠类进行标本制作,根据本地鼠的现有种类,每种鼠最少制作了1个标本,今年共制作3个鼠类标本,其中: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各1个。

5、媒介昆虫监测结果

鼠体蚤:捕获的活体鼠类单只装袋,乙醚麻醉后梳检,每月梳家、野鼠至少30只(其中野鼠至少8只),4个月共梳检128只,捕获跳蚤3只(不等单蚤),鼠体蚤平均指数为0.01,染蚤率为2.34%,制作跳蚤标本3只。

6、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

中心明确一名专业人员负责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的录入工作,按照“湖南省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录入要求规范”开展工作, 每年年初将本级从事与鼠疫防治工作有关的业务人员基本信息录入或更新。对监测点的信息进行了维护。及时上传年度监测工作计划、总结和录入监测数据。

四、分析与讨论

20xx年,我们根据《湖南省20xx鼠疫监测实施方案》和《湖南省鼠疫监测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认真组织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6-9月份,在监测点鼎城区石公桥镇共布笼2400笼次,捕鼠128只,捕鼠率为5.33%,其中:室内捕鼠83只,捕鼠率6.92%,室外捕鼠45只, 捕鼠率3.75%。128只中以褐家鼠最多,共114只,占81.25%;小家鼠23只,占17.97%;黄胸鼠1只,占0.78%。采集健康人群血清202份。采用鼠疫微量间接血凝试验(pha),128份鼠血清和202人份正常人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全部阴性。

近几年我市鼠疫监测虽未检测到阳性结果,但鼠疫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鼠疫对人类的威胁日趋严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社会的稳定,要充分认识鼠疫监测工作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必须坚持开展全面、系统地鼠疫监测工作。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和鼠疫监测工作水平,保持队伍稳定。

2.提高人间鼠疫病例发现和调查处置能力,提高人间鼠疫疫情应急反应能力。

3.加强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严格执行鼠情疫情“三报”制度。

4.认真学习“湖南省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录入要求规范”,提高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5

鉴于以上问题以及个人的一些想法,计划在__年的工作中重点应在以下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提高:

在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还是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针对自我的薄弱环节有的放失;同时向其他单位做的好的财务人员学习好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潜力。另外,认真做好财务计划工作,持续与领导及时沟通,确保所有事项顺利进行。

力求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按照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只有按照《工作规范》、《财务制度》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好财务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才能为领导带给真实有效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及决策依据。

做深、做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年,我计划多花一些时光,多研究研究财务软件及其他相关软件中的功能模块,尽可能使现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让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起到真正的控制、管理作用。

最后,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不仅仅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同时,无论在什么岗位,哪怕是毫不起眼的工作,都就应用心做到,哪怕是在别人眼中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也要善于从中寻找乐趣,做到日新月异,从改变中找到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期望领导能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财务工作,我也会在工作中尽我所能,不遗余力地作好财务工作。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6

我市疾病控制项目工作在市卫生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及《湖北省20xx年省财政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为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切实落实省、孝感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明确思想,统一目标,全面落实各项防制措施,以重大染病防制、疫情报告等项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管理,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现将我市20xx年疾病控制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

按照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强疾控中心的基础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已经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已投入使用。通过硬件建设,大大改善了疾控机构的工作条件。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流行特点,制定了《应对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和《汉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人力、技术、设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加强了卫生应急工作,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为提高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加大了培训力度,对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骨干进行了重点培训。认真做好计量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管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传染病防治

今年我市加大了对全市传染病的管理力度,实行每月定期与不定期的到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传染病督导检查。同时成立了疫情监测工作专班,对全市疫情网络的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全市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认真对门诊发热病人进行预检分诊,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市人民医院开始启动传染病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院内感染,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的感染性疾病科,专门负责院感控制,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各乡镇卫生院分别确定一名临床医生,专门负责对门诊和住院发热病例进行鉴别诊断。由于防控措施到位,到目前为止,我市未发生大的'传染病疫情。截止20xx年11月30日,全市共发生乙类急传染病12种,共计2629例,死亡4例,报告发病率为 257.64/10万,病死率为0.15%。与xx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5.13%。报告的12种传染病分别为:肝炎(952例)、麻疹(65例)、狂犬病(4例已死亡)、痢疾(177例)、肺结核(1326例)、伤寒(16例)、百日咳(1例)、淋病(57例)、梅毒(16例)、血吸虫病(15例)、出血热(1例)、hiv(6例,未计入发病总数)。

1、紧急疫情处理:

20xx年8月12日,孝南区东山头集镇李贤幼家举办丧宴引起了一起“霍乱”疫情,我市有5人(东山头丧宴乐队成员)参加。我们迅速组织人员通过数日流行病学调查摸清这5人的腹泻病发病情况,掌握了该起疫情的发病情况,确定了引起此次发病的原因,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起疫情的蔓延。经过仔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汉川共有9人参加孝感市孝南区东山头集镇李贤幼家举办丧宴。我们对这9人均进行了详细的个案调查,调查除发现徐书根及其妻子(未参加丧宴)有腹痛、腹泻症状外,其它8人通过动态观察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不良临床症状。这9人及邓珍玉采集粪便样均未检出o1群及o139型霍乱弧菌。发现这两例腹泻病人后,市人民医院立即派120专车将病人接送到隔离区进行隔离治疗。入院后病人未出现腹痛、腹泻症状,且停用抗菌素后,连续两次粪检o1群及o139型霍乱弧菌均为阴性,8月17日下午解除隔离。我们对凡和徐书根接触的乐队成员、其参加丧宴东家的全家所有人和徐书根家人等共计92人,给予氟哌酸胶囊进行预防性服药,对病人、其密切接触者采样24份,对外环境采样72份,均未检出o1群及o139型霍乱弧菌。同时在全市启动紧急预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搜索病人,做到逢泻必检,进一步完善送检制度,畅通送检渠道,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每天由各单位分管院长将当地的腹泻病例上报市疾控中心,并派出医务人员到各村站室进行了检查和督办。目前未发现类似的腹泻病人。且全市各地送检的28例腹泻粪便样品均未检出阳性菌株,系其它原因导致的腹泻病人。通过我市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控制了本次霍乱疫情。

2、网络直报:为了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报告,程序规范,保证全市疫情报告网络的畅通。针对当前传染病信息报告不及时的问题,我们严格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对我市疫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整改,使我市传染病直报及时报告率较去年的有较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市、乡两级疫情报告网络体系,对全市34名传染病信息管理员实行聘任制,责职到人,奖罚分明,实现了疫情报告定领导负责,疫情资料定责任人收集,疫情网络直报定人员操作。健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解决了疫情及时报告与订正、常规监测与突发事件预警和流动人口疫情报告管理等诸多问题。我们现已能按月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并建立健全定期公布传染病疫情制度。32个疫情报告网络直报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明确、程序规范、网络畅通。

3、重点疾病监测:为了进一步加强以霍乱、伤寒为重点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根据湖北省卫生厅、孝感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各医疗单位从5月1日起至10月31日要开设肠道门诊,实行“五专”管理,市直医疗单位要做到专人、专用处方、专室、专药柜及专用厕所,乡、镇、场卫生院要做到专人、专管、专桌、专用登记簿和专用处方。要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登记和病原检查,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对腹泻病人给予全程抗生素治疗。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开展自采自检,检查率要求达到20%以上,其它医疗单位要及时采集腹泻病人样品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检查率应达到8%以上。

三、寄生虫病防治

1、疟疾防治:按照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有关精神,我们于20xx年4月28日如开了全市12个疟疾镜检站的培训动员会,并于20xx年5月1日-20xx年10月1日开展了对疟疾的主动监测我防治工作,目前全市的疟疾镜检工作已按要求完成,共完成对11599人的疟疾镜检,均无阳性病例报告。今年无疟疾新发病例报告。

2、肠道寄生虫病监测:根据省厅有关要求,为了解我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我省统一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城隍镇同裕村及其周边小学、幼儿园为调查点,调查约727人,用改良加滕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查3—12岁儿童蛲虫卵,11月5日市cdc组成专班,分成5组入户发放了统一编号的便盒1064个,在土城小学发放了便盒217个,在中岭小学发放了便盒125个。11月6日至8日,我们一行8人分成4组入户、入校收集了粪便标本505个,回收率35.92%。11月9日我们到土城小学学前班及阳光宝贝幼儿园现场采集了蛲虫标本分别为68张和154张。此次活动中收集粪便标本505张、蛲虫标本222张,共查出土源性线虫两种,分别为蛔虫38人,蛲虫14人,感染率分别为7.52%、6.31%,总感染率为7.15%。

四、地方病防治

碘盐监测:按照《20xx年碘盐监测实施方案》,我们于20xx年12月完成了居民层次288份盐样的监测工作,其中合格碘盐267份,不合格碘盐15份,非碘盐6份。碘盐合格率94.68%,非碘盐率2.08%,碘盐覆盖率97.92%,合格碘盐食用率92.71%。生产层次共监测碘盐11批,批质量合格率100%,。我市碘缺乏病防治的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7

20xx年上半年我区防病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精心制订工作计划,认真组织落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防治工作为重点,带动肠道传染病控制及计划免疫开展,全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各项防病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下,无暴发疫情发生,防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如下:

一、科学管理,顺利通过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

为保证本单位出具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公正性,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实施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通知,我们积极进行换证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克服资金短缺、设备陈旧、人员少等种种困难,制订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订了严密的控制措施,形成了五个方面的质量体系文件以及各种有关质量的规章制度,通过管理评审和内审表明,该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能够对所有影响实验室质量的活动进行有效和连续的控制,于二月下旬申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区的计量认证进行复评审,通过艰苦卓越的不懈努力,于四月下旬顺利通过省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确保卫生检测质量。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防制工作成效显著

为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非典疫情,我区制定下发了《2003~20xx年度全区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和《贾汪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有效加强疫情报告的法制化管理。根据上级要求,我区于去年11月份和今年4月份两次启动了非典应急防控体系,加强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做好各项“防非”物资储备工作,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和应急处理小组值班制度,实行非典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开展了非典疫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因病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为了能够及时快速处理疫情,提高疫情处理质量,我们于5月4号假日期间组织了非典疫情处理模拟演练,并且顺利通过市卫生局组织的模拟演练,得到“反应快速,技术过硬”的高度评价。通过演练,有效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今年年初,全国发生了数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预防人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中心多次组织人员进行人禽流感知识的培训,并负责对全区各单位成立的应急处理大队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储备充足的消毒药械和防护用品,有效的预防了全区人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三、依法加强了传染病管理的各项措施,有效控制了重点传染病

在抓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努力抓好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及其它重点传染病的防制,全区目前无霍乱疫情和暴发疫情发生。

1、疫情报告管理: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37号令)要求,我区依法健全了疫情管理组织,制定了疫情报告制度,加强了疫情报告人员的业务培训,共组织乡级人员培训2期约160余人,并组织了两次模拟疫情报告测试,全区21家医疗机构于三月初如期实现了各种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因病死亡病例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工作,我中心还安排专人负责网络直报的卡片审核工作,确保疫情报出后2小时内及时审核,截止6月中旬,全区共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548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6。57%,其中病毒性肝炎171例,淋病32例,梅毒5例,麻诊2例,菌痢28例、肺结核103例,与去年同比上升的传染病有病肝、菌立淋并肺结核上升幅度分别为64。02%、154。55%、220。00%、145。24%。

为发现和掌握传染病人就诊后未依法报告的数量,病种和其它信息,第一季度对区人民医院和3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共查出乙类传染病100例,报告97例,报告率为97%。

2、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

对某些重点防制的病种进行定期、定点的监督,研究掌握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全区目前共登记腹泻病人414例,霍乱病原检索52例,检索率为12。6%,占总人口的0。1‰。霍乱外环境水检索12份,海产品及凉拌菜检索5份,均未检索到霍乱弧菌。通过每旬对区属三家医院(人民医院、大吴、青山泉)afp、麻诊、新生儿破伤风进行主动监测,全区共报告afp1例,麻诊2例,均已上报并进行了流调采样工作。

为做好今年霍乱防治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霍乱防制措施,我区印发了《贾汪区腹泻病防制工作预案》,各医疗机构做好了肠道门诊开诊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房屋嗽薄⑸璞浮⒁┬档龋并?月1日准时开设肠道门诊,我中心及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霍乱病防治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和疫情处理小组。各医疗机构在参加市疾控中心举办的肠道门诊培训班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员培训工作,参培率95%以上。

四、加强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做好预防接种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对照市局制定的计划免疫规范化接种门诊分级验收标准,积极准备,加强软、硬件建设,各接种点配备专题宣传画板,全区统一配备了微机,并完成了计划免疫软件系统的安装、培训及儿童接种信息的录入工作。目前全区已正常使用ic卡。为推进我区规范化门诊验收工作,选择了耿集镇作为计免甲等规范化门诊建设的示范点,召开全区计免甲等规范化门诊建设现场会,为各地门诊的建设提供了样板。我区自查的基础上,上报市局五家接种门诊作为首批甲等规范化门诊的复验单位,有四家通过市局验收。

为提高群众对计免知识的了解,我区于4月25日计免宣传周期间,利用版报、标语、宣传单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单千余份,解决群众咨询约3000余人。为提高全区计免人员业务素质,我中心于三月份组织全区计免人员约60余人进行专题培训工作,并对考试合格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

我区继续加强接种率月报制度,各接种门诊均能做到“五及时、四相符、三一致”,提高门诊接种率,上半年各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8%。

五、结核并性并艾滋病防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我区自去年10月开始实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今年截至5月底共登记结核病人108人,其中菌阳22例,菌阴81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新发登记率为2/万,新发菌阳登记率为0。4/万,其中治疗管理38例,菌阳16例,菌阳病人检出率为42%。为加大结核病人发现力度,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区围绕“控制结核病,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为宣传主题,利用广播、报刊、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使群众了解到国家关于结核病治疗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了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效发现青少年中的结核病人,在去年开展大中专院校、中学生ppd检测工作的基础上,我中心继续组织专业人员对部分学生进行ppd检测,上半年共接种3450人,强阳性112人,阳性率为3。2%,未发现一例肺结核病人。对于强阳性学生均进行了免费胸透、肝功能检查及预防服药,并定期随访复查。

我区今年无艾滋病新发病例及感染者,对既往报告的病例均已进行流调和管理,并按有关程序进行了告知,目前全区的两例hiv感染者均死亡。

六、开展寄地防常规工作,加大消毒与媒介控制力度

对“三热”病人进行血检是发现疟疾病人的一个最直接手段,自5月份以来,全区共开展“三热”病人血检669人,血检率为0。14%,上半年无疟疾疫情。消除碘缺乏病是地方病防制的一个重点,我中心每月都对居民用户食用盐碘含量进行监测。目前共对九个乡镇36个村居民进行监测,共采样288份,合格碘盐286份,合格率为99。65%。

为掌握本区四害密度,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提供根据,依照工作计划,我中心每月开展鼠密度调查。上半年共布夹1320介,有效夹1298个,鼠密度为0,4—6月每旬开展蚊、蝇密度监测,并及时上报报表。

为杜绝交叉感染,保证就医者安全就医,四月下旬,我中心组织开展了对48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进行了消毒质量检测活动,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空气、物体表面、人员手及器械等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同时对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索证登记、毁型、消毒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共采样172份,合格140份,合格率为81。40%。

七、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1、存在问题:我区的防病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如:个别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建设标准不高,腹泻门诊流于形式,腹泻病人登记率、检索率偏低,距上级要求的检索率达到登记率的10%、总人总的1‰的目标有一定差距;结核病人转诊率不高,个别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截留结核病人、痰检率低,痰检质量不高,治疗方案不正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有待加强,个别医疗单位传染病诊断不规范,误诊误报率偏高,疫点流调处理质量不高等问题。

2、下步工作打算:针对上半年工作开展存在问题,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中心将在开展常规工作的同时,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继续加强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建设,争取年底全区余下的8家接种门诊能够如期通过市局的甲等规范化门诊验收。计划选择一个接种点,完善资料管理,规范接种操作,作为全区计免软件建设的一个示范点,召开现场交流会,为各接种门诊软件建设提供样板;下半年,我中心将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加大结核病的转诊督导力度,加强肺结核病法制化管理轨道建设,定期督导,提高菌阳病人登记率提高转诊率,以期能够完成今年175个菌阳任务数;依法加强对一级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监测工作,针对部分一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收费难的问题,我中心将积极寻求局领导的支持,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院内感染监测,切实杜绝院内交叉感染。

疾控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篇8

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对全市各县区疾控中心工作进行了年终考核

年终岁首,我市疾控中心依据年初与各县(区)疾控中心签定的xx年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集中对各县区疾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考核。

考核以全年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工作质量考核为内容,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传染病控制、计划免疫、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鼠疫、地方病慢性病防治、职业病及卫生监测、卫生检验等多项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考核采取各县区疾控中心主任现场汇报、查阅资料、量化评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考核看到了县区疾控工作的一些特色和亮点,寻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下一步的打算。各县区疾控中心主任全程参与了对疾控工作的全面综合考核,既让各县区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交流,也对工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次考核为各县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张掖疾控的全面发展架起了桥梁。

二、对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工作进行年终考核

根据xx年《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目标任务,元月份,对各科室进行了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考核内容主要为:科室管理、政治思想、精神文明、职业道德、行风建设、工作纪律等。考核采用科室总结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最终评定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将综合各科业绩,与科室评优相挂钩。通过考核,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落实各种激励制约机制,提高科室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市疾控中心召开xx年职工年终考核及总结表彰大会

xx年1月27日,市疾控中心隆重召开xx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会议由中心主任徐兴祥主持,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中心副主任贺荣对xx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副县级干部王永德代表班子对中心xx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报告。对全面完成《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办公室等11个科室给予了一、二等奖奖励,对评选出的夏龙君等16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

中心主任徐兴祥在会上指出,xx年圆满完成了各项疾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汗水,借此代表领导班子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获得表彰的科室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团结奋进,创先争优,为全面推进疾控事业发展再做新贡献!

四、组织职工积极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

为了丰富职工业余文体生活,1月21-28日,中心工会成功举办了一次趣味横生的运动会,比赛项目有:象棋、扑克、跳棋、跳绳、乒乓球、竞走、顶气球、套圈、钓鱼等。此次活动各参赛代表队以科室为单位组成,以增强中心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彰显人与人之间相互协同配合和团结为主题,受到中心全休体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五、市疾控中心工会认真做好了春节前慰问工作

为了使离、退休干部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xx年1月24日,我中心党、政、工领导组织了三个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组,深入23户离退休老干部和老职工家庭,为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送去了党和组织对他们的节日问候,使每个离退休老干部都切身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4年升旗仪式心得体会8篇

2024年内科护士述职报告模板8篇

2024年幼儿园教师年会活动方案8篇

2024年重阳节活动方案策划8篇

2024年幼儿园小班元旦活动方案8篇

疾控工作总结8篇

2023年中心工作报告5篇

资助中心年工作总结7篇

信息中心2023年工作计划6篇

2023年中心校工作总结优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474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