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范文网 >活动总结

玩皮球小班教案7篇

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就必须养成制定教案的好习惯,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肯定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玩皮球小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玩皮球小班教案7篇

玩皮球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开展系列拍球活动,使幼儿喜欢拍球.提高拍球的`技能,并在活动中渗透小班数学教育内容,发展幼儿一一对应、点数、比多少的能力。

活动材料与相关环境设计

球若干。记录个人拍球次数所需要的小笑脸若干,记录图表。创设主题墙饰dd《快来拍球吧!》,其中包含了幼儿拍球练习的照片。幼儿的个人拍球记录,集体的拍球汇总。

活动准备

教师应该在开展拍球活动前对本班幼儿进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测,了解幼儿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层指导策略做准备。

活动过程

1.活动的引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游戏的形式,或者在观察到本班有幼儿开始关注时引出拍球活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拍皮球,以了解孩子拍球的现有水平。

(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决定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于是,我们先对每个幼儿进行了初测,并按照幼儿的不同水平和体能达标的标准划分了四个层次。

层次一,不会拍球的幼儿有7人,占班级总数的24%。他们基本上没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没有想到要伸手拍球。还有的幼儿受到手眼协调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层次二,不连贯地拍一两个球的幼儿有12人,占班级总数的41%。球弹起来后,幼儿在拍球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怎样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轻,球弹不起来。

层次三,能连续拍5个以内的幼儿有6人,占班级总数的2l鬈。本层次的幼儿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受到周围环境、同伴干扰,或是自身对技能掌握得还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层次四。能连续拍球5个以上的幼儿有4人,占班级总数的14%。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够连续拍三四十个。

3.调整难度。分层指导

层次一:请两个会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拍球的方法dd皮球落在地上以后,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会不停地跳起来。

(在反复练习中,虽然该层次的幼儿还没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开始具备了拍球的意识,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动作,这在他们原有基础上是一大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手把手地和他们一起拍球,告诉他们眼要看着球弹起来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儿伸。为了迅速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在教室的活动区域中可同时投放练习手眼协调的玩具。)

层次二:进行拍球动作的分解。先让孩子们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弹的时候尝试用手接住球。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幼儿感受球的上弹,掌握上弹的距离。在看到幼儿能够比较熟练地接住上弹的球以后。教师提示幼儿不再用手接球,尝试用手掌拍球。

玩皮球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边看图谱边用铃铛球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

2.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铃铛球,节奏快的和慢的图谱。

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看图谱,听歌曲《小皮球》。

教师:拍一拍小皮球,小皮球就开始跳舞了。我们来听一听《小皮球》这首歌吧!

二、看图谱,感受节奏。

1.拍拍节奏。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手拍身体的任意部位,初步感受节奏的快慢。

2.踩踩节奏。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踩踩节奏。

三、看图谱,用铃铛球演绎节奏。

1.认识铃铛球,并尝试让铃铛球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尝试用快、慢不同的节奏来敲打铃铛球

3.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敲打铃铛球。

玩皮球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巩固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感知色彩美。

能用油画棒顺着一个方向涂色,尝试将颜色涂满,不超出轮廓。

乐意参与涂色活动,体验涂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认识过红、黄、蓝三原色。

课件准备:“皮球玩具架”情景图片。

纸面教具:《皮球》。

材料准备: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出示情景图片“皮球玩具架”,引导幼儿观察皮球,感知其色彩美。

图片上有什么?(玩具架)

玩具架上摆着什么东西?(皮球)

皮球是什么形状的?

玩具架上的皮球都有什么颜色?

玩具架上还有好多皮球没有颜色,我们来给它涂上好看的颜色吧。

出示材料“画纸”和“油画棒”,巩固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并学习涂色的要领。

1、巩固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要让皮球变好看还需要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油画棒。

老师手上的油画棒都有什么颜色?

它能画出什么颜色的皮球?(红色的油画棒能画出红色的皮球)

2、教师示范涂色。

我们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涂,注意涂色时要涂的均匀。皮球上如果有白白的地方

就没有那么好看了,涂色的时候要认真,沿着边边涂,不要把颜色涂到皮球外面去。

发放纸面教具《皮球》,幼儿自由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快让你的皮球变好看吧。

注意涂色时要小心,不要把颜色涂到皮球外面去。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与评价。

你最喜欢谁涂的小皮球?

为什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幼儿涂好颜色的皮球装订成册投放至阅读区,供幼儿继续欣赏与评价。

家园共育

家长可在家里为幼儿准备涂色书,锻炼幼儿使用油画棒涂色的能力。

玩皮球小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结合经验,在做做、玩玩中理解熟悉歌词,初步演唱歌曲。

2.感受拍球的轻重,尝试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演唱。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拍皮球的经验。

2.大皮球一只。

3.图谱一份。小狗、小猫的图片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小狗和小猫的图片:

(1)教师:谁来了?它们要唱歌了,谁的声音轻谁的声音响呢?(幼儿结合经验说说)

(2)小结:对呀,小狗的声音很响亮,小猫的声音很轻,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

2.组织幼儿练声:

如:

教师:5654|31|3234|5—|

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

幼儿:333|555|3322|1—||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提醒幼儿用轻轻的声音唱小猫,用响亮的声音唱小狗)

(二)结合经验熟悉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大皮球,组织幼儿学习1—4句歌词:

(1)教师:看小猫和小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大皮球长得什么样呀?

你玩过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呢?拍的时候会怎么样的?

(2)鼓励幼儿结合经验说说,教师边出示相应的图谱边小结成歌词,同时组织幼儿边做动作边练念歌词前四句: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

2.结合经验组织幼儿学习5—8句歌词,并能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念这几句歌词:

(1)教师:拍皮球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呀?(如果幼儿说不出有时候跳的高,有时候跳的低。)

教师可以边拍边问:为什么这个皮球一会跳的低一会跳的高呢?(练习方法同上)

(2)教师:拍的轻我们的声音念起来可以怎么样呢?拍的重呢?

(引导幼儿用做动作边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念这几句歌词。配班教师配上乐曲旋律。)

3.引导幼儿学习最后两句歌词:

教师:看我在做什么?(教师做将皮球接住的动作。)

引导幼儿边说边做:我的皮球接住了。

4.组织幼儿看着图谱,边做动作完整练念歌词,配班教师配上乐曲旋律。(重点引导幼儿注意用较轻的声音念5—6句和较响的声音念7—8句。)

(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组织幼儿欣赏乐曲旋律:

(1)第一遍:教师:我们拍皮球也累了吧!我们听着音乐休息一下吧。

(2)第二遍:教师:这首音乐好听吗?听了你觉得怎么样呀?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第一遍:引导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

(2)第二遍:鼓励幼儿将声音放出来,用较响亮的声音唱。

(3)第三、四遍:引导幼儿感受拍球的轻重,尝试用较轻和较响的声音演唱。

(四)组织幼儿进行歌表演:

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

玩皮球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说说中尝试初步仿编。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玩过皮球。

2.人手一个皮球,小动物贴纸。

3.幼儿用书第3页。

活动过程:

一、尝试玩球,激发对球的兴趣

1.教师:妈妈买了一个球,你会怎么玩?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教师:妈妈买个皮球,上面有个谁?(小猴)

——教师:我来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尝试让小猴翻跟斗

——教师: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发孩子拍球的兴趣。)

3.念一念,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趣味。(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并大胆学念。)

三、初步仿编,体验玩球的乐趣

1.教师:我来拍拍球,皮球翻跟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跟着皮球来玩翻跟斗呢?(幼儿自由表达)

2.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小动物,进行儿歌仿编。(用小动物替换小猴。)

3.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贴纸粘在皮球上,边拍球边尝试仿编。

玩皮球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幼儿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儿人数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动过程:

1、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逐一出示各种实物(如碗,皮球等)每种大小各一个,教师问:“这是什么?哪个大?哪个小?”再出示大小篮子各一只,请幼儿按大小给实物分类,大的放在大的篮子里,小的放在小篮子里。

2、玩“听口令举雪花片”的游戏

请幼儿每人拿一种图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听教师的口令举雪花片,如举大的圆形雪花片,举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拣皮球”游戏

①幼儿围在皮球周围念儿歌。“小小皮球真调皮,一眨眼儿跑掉了。”念完儿歌后,教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分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一个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请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应放在哪个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玩皮球小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圆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结合说说“我的皮球象××”的游戏,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实物皮球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1、观察皮球,讨论球的外形特征——圆圆的、很光滑。

出示皮球,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请幼儿摸一摸,感知球的表面很光滑。

教师总结:这个白颜色的皮球是圆圆的、摸上去滑滑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用团圆的方法做皮球。

教师:圆圆的皮球真好玩,这里有许多彩色橡皮泥,我们用它来做圆圆的皮球好吗?教师示范用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圆的红皮球。

3、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才能变出一个大皮球?

使幼儿知道泥越多,搓的皮球越大。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搓球,鼓励大家用橡皮泥做一个彩色的大皮球。

提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5、展览作品,并请幼儿说一说“我的皮球象什么”。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皮球搓得最圆?请你说说你的皮球象什么?

6、游戏活动:大皮球。

带领幼儿到室外玩一玩体育游戏“大皮球”。

活动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已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他们情绪逐步稳定下来后,我发现他们对泥工很感兴趣,皮球是孩子身边熟悉的东西,我们先让孩子观察,孩子们的兴趣很大。孩子们对自制皮球技能的掌握基本理解,只是在操作过程中有个难点:分橡皮泥,虽然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但大部分孩子的比较胆小,分的泥很少。不过大部分幼儿能搓出皮球来。本次活动,全班孩子的兴趣很浓厚,使得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孩子们的坚持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听宣讲报告心得体会7篇

530贷款申请书7篇

学校管理体会心得体会7篇

保护环境中学生演讲稿7篇

培训岗的心得体会7篇

乡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总结7篇

四有学生演讲稿7篇

中国生态文明心得体会7篇

优秀代表学生演讲稿7篇

向...申请书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1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