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教案的合理安排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节奏感,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泥工坊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泥工坊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动手为小猪做面条,并学说:“小猪,请你吃饭饭。”
2、愿意和小猪一起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猪教具一只。羊角球10个。
2、黄色蜡光纸若干与宝宝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小猪教具引起宝宝兴趣:宝宝看,谁来了呀?
2、教师以小猪的'口吻向宝宝问好
3、家长鼓励宝宝主动向小猪问好,并抱抱小猪。
二、小猪吃面条:
1、“咕噜,咕噜。”咦?什么声音呀?奥,原来是小猪肚子饿了。
2、小猪喜欢吃饭饭(根据宝宝回答来确定)。我来给它做一碗吧!
3、教师边动手做饭饭(撕纸)边讲解做饭饭(撕纸)的方法。
4、饭饭做好了。我来喂小猪吃,一边喂一边说:“小猪,请你吃饭饭条。”一碗饭饭下肚了,可小猪一点也不饱。怎么办呀?宝宝也来帮忙做饭饭好吗?
5、宝宝做点心。家长启发和鼓励宝宝动手做点心。
6、宝宝喂小猪吃点心,并学说:“小猪,请你吃饭饭。”
三、游戏《小猪,小猪,叽里咕噜》
1、小猪吃了这么多点心真开心,它要和宝宝们做游戏了!哪个宝宝愿意和小猪一起做游戏啊?
2、邀请一名宝宝上来和小猪做游戏。
游戏方法:宝宝趴在小猪(羊角球)身上,老师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轻轻地推动宝宝的身体,一边游戏,一边念儿歌:小猪,小猪,胖乎乎,小猪,小猪,叽里咕噜,小猪,小猪,你要吃什么?小猪,小猪,请你吃饭饭。
宝宝回答
3、家长和宝宝一起做《小猪,小猪,叽里咕噜》的游戏。
4、每个宝宝和爸爸妈妈去请一位小猪朋友来一起做游戏。
四、结束:
1、时间不早了,小猪要回家了,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送小猪回家好吗?
2、家长和宝宝一起送小猪说回家。
泥工坊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橡皮泥搓、团、压等技能表现小猪的基本造型。
2.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快乐。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橡皮泥。
3.泥工板。
4.火柴棒若干。
知识准备:
了解小猪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
师:看,这是谁呀?小猪长什么样子?
2.表演可爱的小猪。
师: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可爱的小猪。
二、教师出示范作,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探讨小猪的制作方法。
师:这是什么?怎样才能变成可爱的小猪?
教师引导幼儿做小猪。
1.分泥: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大面泥娃娃、四个小面泥娃娃。
2.拿起大面泥娃娃,边唱歌谣边做:团团团,团团团,团成一个大皮球。问:我团的皮球圆又圆,你团的'皮球圆不圆?团成皮球以后,接着唱歌谣:搓搓搓,搓搓搓,皮球变成圆鸡蛋。做出小猪的身子。
3.换一块小面泥继续边念歌边做:团团团,团团团,团成一个小圆球;搓一搓,压一压,圆球变成葵花籽;竖着贴,往下弯,变出小猪的大耳朵。同上,做出两个猪耳朵。
4.做小猪鼻子和尾巴。拿起一块小面泥:团团团,团成球;压一压,变出小猪的大鼻子,小火柴,来帮忙,钻出两个大鼻孔。再拿起一块小面泥:搓一搓,打个圈,变出小猪小尾巴。
5.用火柴签在小猪的脸部点出两个眼睛,小猪制作成功。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交代泥工操作的要求。重点指导幼儿制作小猪的耳朵。
四、作品评析。
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边念儿歌,边走圆圈参观,评选出最可爱的小猪。
附:儿歌《小小猪》
小小猪,胖乎乎,
耳朵大,腿儿粗。
走路摇摇小尾巴,
唱起歌来呼噜噜。
泥工坊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画过程中的乐趣。
2、能使用棉签大胆作画。
3、了解冬天的落叶树的主要特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观察,初步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
难点: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注意绘画方式,保持绘画整洁。
活动准备:
黄色、蓝色卡纸若干,棉签,颜料,课件《冬天的树》,范画两张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冬天的树,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
(1)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有许多的大树妈妈都发生了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观看视频《冬天的树》)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冬天里的树是什么样的?树枝有什么变化?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变得光秃秃的。这种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观察树干和树枝。问:大树妈妈的身体在哪里?树干是怎样的?
师:看!大树妈妈在向我们挥手呢!它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呢?
2、学习用棉签蘸颜料画冬天的树。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要怎么画呢?
(2)根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小结:树上有树干、树枝。画时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教师边说边示范并请个别幼儿尝试。
3、幼儿绘画(1)请幼儿用棉签大胆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2)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见过的或喜欢的树,可画一棵,也可以画几棵。
(3)作画时保持清洁卫生。
4、绘画活动结束
(1)将作品贴起来组成"冬天的小树林"并欣赏同伴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张作品。
(2)向客人老师介绍你的作品。
(3)整理小结。
泥工坊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下雪天堆雪人的快乐。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图片内容。
3、理解词语“融化”,能大胆讲述雪人前后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雪人不见了》
2、雪人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小雪人,用谈话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喜欢雪吗?为什么?下雪的时候都可以做什么啊?”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看看下雪天里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吧。”
(二)展开部分:
1、出示五幅图片,请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图片大意。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
(1)观察图一。
教师:“下雪啦,地上、树上、屋顶上都是什么样的?”(下雪啦,地上、树上、房顶上到处都是白白的)
(2)观察图二。
教师:“雪地里的小朋友都在做哪些游戏?”
(雪地里的小朋友,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滚雪球,还有两个小朋友正在堆雪人)
教师:“雪人的眼睛、鼻子是什么样的?它戴着什么样的帽子,围着什么样的围巾?”(雪人有黑眼睛、红鼻子,戴着红帽子,围着花围巾)
(3)观察图叁。
教师:“小朋友围着雪人做了哪些事情?”
(小朋友高兴地围着雪人唱着歌,跳着舞)
(4)观察图四、图五。
教师:“为什么雪人变小了?没有找到雪人的小朋友心情会怎样?”
(小朋友在找雪人,没找到很伤心)(学习词语:融化)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试着完整讲述。
四、活动延伸
幼儿观察雪人变小了(融化了),感知雪遇热融化的现象。
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幼儿到室外让幼儿堆雪人,把雪握在手里,巩固雪遇热融化的知识经验。
五、温馨提示
1、本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时候,可用手指着图片的主要内容,提示幼儿有重点地观察图片,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
2、活动后,教师也可以将图片放在区域中,供幼儿自由讲述。
泥工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搓和压的方法制作小猪头的各个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表现出小猪的基本特征。
2、在制作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喜欢小猪的情感。
准备:
制作示意图一张、橡皮泥、泥工板
过程:
一、唱一唱,跳一跳:
幼儿随着《小猪吃的饱饱》音乐边唱边律动。
二、说一说,看一看
(一)幼儿交流
你们喜欢小猪吗?小猪长得什么样子的?
小结:小猪长得真可爱,圆鼓鼓的身体,大大的耳朵,短短的尾巴,还有一只大鼻子,我们都喜欢和小猪做朋友。
(二)教师示范
1、小猪应该怎样做呢?搓一个圆是小猪的身体。
2、身体做好了,还有小猪的头呢,我们再搓个小圆做小猪的头。
3、头上有哪些东西?
小结:搓个大圆做身体,搓个小圆做猪头,再做大大的耳朵,小小眼睛,最后装上细细的小尾巴。
三、学一学,做一做
幼儿尝试用面泥制作小猪,教师巡回指导小猪头部的组合。
四、比一比,夸一夸
谁的小猪最可爱?请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小猪。
泥工坊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2.学习用彩泥制作棒棒糖,巩固团圆、搓长等技能。
3.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创造出不同造型的棒棒糖。
活动准备:
ppt、彩泥、泥工板、背景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本活动内容。
师:小兔宝宝的生日就快到了,我们一起看看她最想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吧。
师:原来是棒棒糖小班泥工《甜甜的棒棒糖》小班泥工《甜甜的棒棒糖》。
1.欣赏棒棒糖,感知棒棒糖的形状美与色彩美。
师:看兔妈妈为小兔准备了许多棒棒糖。(幼儿自由欣赏)
2.说说棒棒糖小班泥工《甜甜的棒棒糖》。
师:你最喜欢哪个棒棒糖?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学习制作泥工棒棒糖
师:小兔还想请小朋友们制作更多的棒棒糖送给森林里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教师示范用彩泥制作棒棒糖。
师:老师最喜欢细条的棒棒糖
首先……然后……
三、想象创造。
师:你想做什么样的棒棒糖呢?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制作棒棒糖,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棒棒糖小班泥工《甜甜的棒棒糖》学习总结。)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快等不及了,现在开始吧。
四、作品赏评。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棒棒糖,集体给予肯定。
泥工坊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小朋友,你们用一次性纸杯喝过水后,是不是把它们就扔掉了?其实,废旧的东西也能变成漂亮的装饰品,不信老师今天就让纸杯大变身。因此,开展了这次别开生面的美工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剪刀、纸杯完成花的造型。
2、了解可以运用重叠和不同的剪切方法做出形态各异的花。
3、操作时将用过的物品有序摆放,注意保持桌面的清洁。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花的图片 、教师范例。
2、纸杯若干、剪刀、蜡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花的图片,感受色彩和形态的美丽与独特。
教师: 这么多的花,你喜欢吗?如果你在花丛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这些花都一样吗?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有哪些颜色?花瓣又有什么不同?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做好的纸杯花,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测纸杯花的制作过程,老师出示范例,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一朵漂亮的花。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制作的吗?仔细看一看。原来是用纸杯作的,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如何把一个普通纸杯变成一个漂亮的纸杯花。
(2) 纸杯的什么地方可以做花心?花瓣是怎么剪出来的?
(3) 讨论制作的步骤
老师示范制作过程。沿事先做好的记号剪直线,一直剪到接近纸杯底端为止。剪完8条直线后,将剪好的每个“花瓣”向外展开。然后用蜡笔将其表面图上不同的颜色,并在纸杯的底部进行简单的'装饰作为花心。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探索怎样运用纸杯、纸盘和剪刀表现花的不同形态
师:
(1) 谁来试一试怎样剪除半圆形的花瓣?
(2) 三角形的花瓣又怎样剪?
(3) 怎样把纸杯花变得更加漂亮?
3、幼儿在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中制作纸杯花,教师进行巡视
三、结束部分
1、展示作品
师:
(1)你最喜欢哪一朵花?你觉得谁的花最有创意?
(2)你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在哪里?
2、 将幼儿的纸杯花粘在准备好的“花园”里。
教学反思:
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纸杯,在孩子们的小手下,慢慢的变成了漂亮的纸杯花了,孩子们被自己的小花陶醉在其中!孩子们在给自己的纸杯花镶上漂亮的色彩外衣,好认真。充分利用交流评议,实现互动学习,促进技术思维。让中班孩子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
泥工坊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玩泥的乐趣。
2、尝试运用团、搓、按、捏等技能制作喜欢的作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陶艺艺术的特征,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黄泥、图片、泥工作品、牙签、珠子、竹签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件好玩的东西,想送给大家,你们想要吗?
(出示黄泥并分泥)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泥巴可以怎么玩?幼儿演示,在玩泥的过程中提问:感觉泥巴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泥巴的特性)通过玩泥了解泥巴可塑性强,比较容易成形。
2、欣赏陶艺作品,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泥巴的用途可大了,它可以通过多种程序来制作成一些好看的陶艺作品,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欣赏图片)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泥工作品,小朋友们想看看吗?(出示第一组作品)这里全是特色小吃,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是怎么做成的?然后请小朋友讲解观察到的制作过程,老师加以补充。(然后出示第二组作品)这里是动物之家,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做成的?请代表讲解,教师补充。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制作这样的泥工作品,下面请每个小朋友选择自己的位置,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些工具很危险,容易扎到同伴。像:竹签,等,小朋友们用时要注意安全。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分泥要注意大小比例,连接时要稍用力,连接位置要正确,特别是小动物的胳膊与腿。
4、欣赏作品
老师请幼儿评价,谁的作品最漂亮。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使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平时课堂上难以发现的,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活动中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不论作品的大小、样式,只要他们动手了,只要他们感到快乐了,就一定有收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领域活动教案8篇
★ 辅导学生教案8篇
★ 纸的用途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