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范文网 >活动总结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7篇

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便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认真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完善教学实践,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7篇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

三、课前准备

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示五星红旗图)同学们,这是什么

2、关于五星红旗,你知道什么把你收集到的有关国旗的资料告诉大家。(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展示资料袋里的资料)

3、同学们,李老师也找到一首写五星红旗的歌曲和五星红旗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来听听。(看图片,听歌曲)

4、揭题,读题。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五星红旗,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你感到自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五星红旗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语文书p108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检查是否已经读准每一个字,要把课文读流利。读完后在你同桌的书上为你

同桌的读书表现打个分数。

3、默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看着插图,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

三、品读

1、课文中哪个句子写了插图中的两个人物的对话。

2、品读句子1: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3、面包店的老板一开始就是这样帮助我吗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

a、自由读

b、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好要抓住哪个词来读

c、挑战读(班长推荐一人,选一人挑战,师与胜者挑战)带读

4、是什么原因导致老板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举国旗)齐读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护国旗)齐读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a、自由读

b、想象说话: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心里想: 。

c、指名读齐读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a、自由读

b、你从句子中的哪个词语体会到什么你想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请你把你的这种心情通过你的声音告诉大家。(板书:爱国旗)

c、齐读

5、再回读句子:他见我醒了,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

导读:我宁可挨饿也不肯用五星红旗换面包,老板冲我竖起大拇指,感动地对我说:我不顾自己的生命,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老板冲我竖起大拇指,敬佩地对我说:

6、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那个面包店的老板说吗

指名说(布置作业:1、老板,我想对你说: 2、请你往下面续写故事。)

四、拓展

1、正是这样一种民族气节,正是这样一种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一直以来,也有许多人用实际的行动维护着祖国的尊严。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这篇文章,看看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1990年五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北京中学生梁帆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的活动,于是梁帆带着中国儿童的重托,飞往荷兰。她与各国的小兄妹相聚,非常开心。活动开始了,宾馆门前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旗帜,梁帆在各国国旗中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但是她始终没找到。为什么在这样大型的会议上,却没有中国国旗呢梁帆立刻找到会议组织者,严正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来的!可临到吃午饭,会议组织者仍没有升起国旗。这时,梁帆把会议组织者拉到餐桌前,指着桌上粉红色的桌布说:如果您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好办,我就把桌布染红,做一面国旗!梁帆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会议组织者,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受到了组委会的重视,他们马上派人找到一面国旗,把它升在宾馆门前。梁帆的行为也因此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敬佩,纷纷称赞她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2、同学们,热爱国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做的事情,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又该为五星红旗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是啊,尊重热爱国旗应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处,无论飞得多么遥远,,当我们看到了国旗,就找到了自己的家。同学们,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吧!一起唱吧!(齐唱《红旗飘飘》)

板书设计: 26 一面五星红旗

出发 → 遇险 → 求救 → 获救

举国旗 护国旗 选国旗 爱国旗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文章思路及论证方法;领会本文语言的讽刺意味,学习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

2、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认清对待外来文化及本国文化遗产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和“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思路及论证方法。(重点难点)

2、理解“拿来主义”含义。(重点)

3、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难点)

课前预习

一、相关知识

1、走近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2、且介亭的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校长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批评了种种错误的思想,生动透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外来文化及本国文化遗产应有的正确态度,指出了批判的继承和借鉴是建设新文化、塑造新人的必要条件。

二、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1、注音

自诩( )残羹( )冷炙( )譬如( )给与( )孱头( )

蹩进( )糟粕( )吝啬( )国粹( )徘徊( )

故弄玄虚( )冠冕堂皇( )暴殄天物( )高屋建瓴( )

2、改正别字

辨解( )残羹冷灸( )礼上往来( )自栩( )陷井( )

针贬时弊( )积重难反( )暴唳恣睢( )嘻笑怒骂( )

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理清议论文思路的方法。

3、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认清对待外来文化及本国文化遗产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文章思路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如何理清一篇议论文的思路?

四、当堂检测、拓展提升

1、请理清下文的思路。

选择诚信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高考满分作文)

2、请以“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为题目拟写议论文提纲。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学会用本文相关的重要论证方法写议论文。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这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当堂检测、拓展提升

阅读并回答问题。

中国人怎么了?如今的消费越来越高档。餐厅、时装屋、卡拉ok厅等,都朝豪华奢侈大踏步前进。消费如同①发狂的牛,再也不听指挥了。社会尚属初级阶段,如此挥霍消费怎么得了?

有识之士站出来,首先劝告消费者:你有钱也没必要乱花呀,还不如用来修公园、修足球场、盖民房哩;转身又向商家忠告:算算帐,中国的大款毕竟是少数,热闹一阵最终没人买东西,你就不怕蚀本吗?

道理正确,语言清楚,就是效果甚微。我们的有识之士,仿佛②拽着牛尾巴,正被消费狂牛拖着走呢。真是无可奈何牛奔去。

引导消费,关键是③牵住牛鼻子。

牛鼻子在哪里?累进所得税法,正是引导消费的牛鼻子。

但是这牛鼻子也是不好牵的。政府职能不转变,体制不改革,税法也会成为一纸空文。牵牛鼻子又脏又累,还要冒着被牛角顶一家伙的危险,官员情愿吗?还是执牛耳更潇洒!④执牛耳者,诸侯会盟时,割耳滴血入酒盅的领导也。当盟主,比作牧童气派多了,高贵多了,虽然指挥不了牛,但座次保持了。

牛尾只能炖汤,执牛耳只能显威风,牛鼻绳能牵牛,却要当社会的放牛娃。真难选择!

1、指出下面比喻修辞的本体。

(1)发狂的牛

(2)执牛耳者

2、指出下面论证了什么观点。

(1)拽着牛尾巴

(2)牵住牛鼻子

3、作者用比喻论证要证明什么?反对什么?

选择一题写作。

1、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则意义不同,你是怎么看待的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你认可的观点并用破立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文字。

2、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第三课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领会本文语言的讽刺意味,学习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

2、认清“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务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24—26页、“试一试”及“想想做做”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对万以内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

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324()432 324()342

2.一件衣服87元,一条裤子218元,裤子和衣服哪个更贵?你怎么知道的?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2530元,一台空调机的价格是3680元,想一想:电视机和空调机比,哪一台的价格低一些?

2.小组进行讨论。

3.进行交流。(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2530不到3000,3680已超过3000。所以,2530比3680小。二是千位上2比3小,2530就比3680小)

4.你会比电视机(2530元)和冰箱(2350元)的价格吗?自己先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再组织班级交流。(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千位上都是2,该怎样比呢?)

5.任意选择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6.练习:比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380()3280 2380()2360

2380()8230 2380()3820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火箭每秒能飞行4500米,人造卫星每秒能飞行8000米。谁飞行得快?

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城关小学有学生1036名,林庄小学有学生890名,哪个学校的学生多?

指名学生说比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书上。

4.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5870 4012 4900 7104

5003 2895 6044 8002

学生先相互说给对方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发现句式以及用词上的特点。

2.初步懂得民间艺术形式与其地方特点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方式:

朗读、默读、圈划、讨论、看短片等。

课文说明:

?安塞腰鼓》以充满激情的笔墨向人们描写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浓厚生命 意韵的安塞腰鼓队的演奏唱面,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安塞腰鼓,既是单纯地在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其自身又是人类生命力量的 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还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观看短片,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安塞腰鼓的气 势。

许多人都从电视媒体上看到过安塞腰鼓表演,上课伊始,放映不到两分钟的录像。在 具体情景中感受腰鼓队那奔放的舞姿,激越的声音,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汇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交流: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

二、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 气势。

朗读课文,用一两个词语分别概括自己的感受。

交流: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三、研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探究本文语言特 点。

小组探究,然后班级交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探究本文语 言的特点。

1.本文感叹句很多,有15个自然段是用感叹句结尾的。

2.文章多用短句来表现安塞腰鼓的特点。如 “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打腰鼓的人与腰鼓的浑然一体,他们都是沸腾着生命的;“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3.本文多次运用比喻的手法,例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 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组句子从多个角度描写腰鼓、打腰鼓的人。这些喻体总的 形象特征表现为有活力、有激情、有强烈的节奏等。

4.本文大量运用排比,不仅有排比句,还有排比段,有的交错出现, 有的一连许多句。再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这一段,依次描摹了腰鼓队的舞姿、雨点般的鼓点,翻飞的装饰物——流苏,跃动的脚步,飞扬的`眼神。这几幅 画面犹如一组快速闪动的电影镜头,眼花缭乱,心魄颤动,让人来不及细细观看品味,只有被动地感受,被它强烈震慑,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5.连续运用几组反义词,产生对比鲜明的效果。如:“这腰鼓,使冰 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闲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三组反义词鲜明地突出了腰鼓给这里带来的热情与活力。

四、探究决定语言表达的关键原因。

1.理解文章中腰鼓与黄土高原的关系。

2.初步懂得文章的语言表达风格等是为作者的需要服务的。

苍凉悠远的西北、厚重的黄土高原是孕育出安塞腰鼓的地理文化环境。西北汉子性格 刚烈质朴,处事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西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是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人的因素;在此时此地,人和鼓一体,艺术和生命同在。

作者选择这样节奏鲜明强烈、意象雄浑等的表达形式正是为了表现安塞腰鼓的豪迈、 奔放、激烈,西北汉子生命中奔腾的力量,以及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五、拓展深化:

主题探究学习,围绕一 种民间艺术,收集整理相关材料,进行适当调查或访谈,撰写知识卡片或者小报告。

这一环节可以看学生的情况确定研究小组成员人数与搭配,以及作业的篇幅、完成时 间等。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描写桂林山水景色的文章,文章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美景的热爱。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句式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排比句式,了解分号的用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

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采取了自读交流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悟桂林山水美如画这一画面。接着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练习写其它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文配乐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桂林山水的画面。

想一想:愿不愿和老师一块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一起去畅游这儿的山山水水呢?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动脑中浮现画面。

2、指名学生配乐朗读,组织学生交流对课文总的印象和感受。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的?

4、师生共同参与朗读比赛,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美如画。

三、转换角色运用语言

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这桂林山水吧。

生:这里的山和水太美啦!我非常喜欢这儿。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我们祖国的山河是那么的壮丽美好,我多么自豪呀!

生:桂林的山山水水深深吸引了我,这是多么令人向往呀!

教学反思: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学习课文后的感悟。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喜欢的词语。

2、练习用相同句式来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

教学反思:

读与写相结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写景的方法来练写描写其它景物的习作。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6

课标内容: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①唐朝疆域的四至;

②唐朝与厥的关系;

③唐太宗尊为“天可汗”;

④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⑤文成公主入藏;

⑥金城公主入藏;

⑦唐蕃会盟。

1、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2、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3、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4、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

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导学程序:

__

导入新课:

1、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

2、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教学纲要:

天可汗:

1、唐朝的疆域

2、边疆各族的分布

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唐蕃和亲与会盟: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文成公主入藏

3、金城公主入藏

4、唐蕃会盟

课后作业

1、唐的疆域:东到( ),西达( ),东北至( )以北和( ),南及(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派兵攻打( )突厥,俘其首领( ),对他进行了优待。

3、唐太宗( )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 ”。

4、唐朝对西域的管辖:( )在天山以南设立( )都护府,( )在天山以北设立( )都护府。这些是唐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机构。

5、吐蕃是( )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 )。7世纪前期,吐蕃首领( )统一各部,建立政权,以( )( 今西藏的拉萨)为都城。

6、派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皇帝是( )。派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的皇帝是( )。

7、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 ”了。

8、( )至今还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9、( )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鲸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篇7

【教材】

1、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主要讲了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2、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背诵第2至4自然段。理清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教学重点:

⑴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⑵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的。

4、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水彩笔。

【学生情况】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形象思维来完成的,本课的教学难点问题,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应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实物演示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突破。

【教法、学法】

1、说教法:

⑴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⑵自主、合作、探究法。

2、说学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开始时,我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导入:

第一则谜语: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

(打一植物,谜底是:丝瓜)

第二则谜语: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打一植物。谜底是:葡萄。)

然后教师接着说,同学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自学质疑

1、首先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交流各自不懂的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现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精神。)

2、质疑问难:

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教师归纳: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本环节主要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变要我知为我要知。)

三、自主、合作、探究

1、学生先自主读文解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然后小组研讨,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语言文字进行欣赏揣摩,激发他们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2、集体交流:

⑴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刚长出,长大后各有什么特点)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出示课件,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片绿油油的爬山虎,鼓励学生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看了课件的感受。接着老师问,我们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心情怎样?那么该怎样读呢?我们读的时候要慢一些、美一些,边读头脑中边浮现出屏幕上美丽的画面。学生练读、评议,读出美感。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填空练习,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另外,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如:可以用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拿起彩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现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⑴找一找的方式读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圈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

(触、巴、拉、贴)

⑵演一演:

我先制作好动画课件进行演示,爬山虎的脚先是触着墙,并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引导学生欣赏爬山虎往上爬的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就能非常清楚地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本课的重点、难点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迎刃而解了。)

⑶议一议:

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学生通过讨论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其它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一只新脚。

(通过看课件演示,换词比较,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观察的细致。)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以小组学习为主的合作学习把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点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生生互动,又有师生交流。通过朗读、画画、表演等形式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发挥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参与面更广,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参与的满足感、成就感。

四、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自然段

你们瞧,爬山虎的脚巴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让我们再来细细欣赏这一墙墙爬山虎,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吧。(课件展示一墙墙的爬山虎,播放背景音乐。)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待学生欣赏后,对他们说:孩子们,让我们捧起课本,带着刚才看画面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课文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朗读来感受情境,在语言文字的诵读中去体会、去领悟。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作者叶圣陶先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可爱,用准确、精当的语言,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这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佳作。

(本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熟读成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六、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学生读文后,我用动情的话语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到大千世界,万物百态,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你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下面,就给同学们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请你在诵、书、画、文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表现爬山虎或者是其它的植物。诵指可以背诵本文2至4自然段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书指选用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书法创作并展示;画指创作简笔画并当众展示解说;文指把你平时观察到的某种植物最有特点的那部分写下来。学生创作完后,利用投影仪展示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设计这一程序的目的,是给予学生活动的时空,选择的权利,发展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机遇,有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

【板书设计】

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枝状

嫩红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触巴拉贴(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致设计专业实习报告优秀6篇

音乐鉴赏课教案优秀7篇

安全课教案优秀7篇

面试教案优秀7篇

幼儿安全小班教案优秀7篇

虫和鸟教案优秀7篇

幼儿活动教案模板优秀7篇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7篇

健康活动小班教案优秀7篇

物理课教案优秀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081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